越毅強 香港群策匯思時事評論員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早前出席民建聯主席李慧琼的直播節目,講解政府未來短、中、長期的土地開拓和建屋發展計劃,內容有模有樣,與坊間普遍認為政府沒有一套較有效地解決土地和房屋問題的規劃,有一定出入。這反映政府在宣傳和解說公共政策上,仍有一定進步空間。
另一個問題,是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延續方面,「一朝天子一朝臣」,部分大型發展策略或規劃,會隨着政府換班而出現轉變、淡化、甚至擱置。以九龍東為例,筆者和立法會議員柯創盛在今年4月撰寫「政府欠九龍東的兩段鐵路」一文中曾指出:政府不應因為管治班子更替,或以先集中處理當前其他線路的問題作為藉口,把「九龍東高架單軌鐵路」和「東九龍線」停擺。
剛宣讀的《施政報告》,政府正式擱置「九龍東高架單軌鐵路」方案,令九龍東長期爭取興建的社區工作者和居民感到非常失望,也無法兌現政府對市民的民生承諾。至於「東九龍線」,則一直沒有下文,令一直困擾九龍東的交通擠塞、鐵路迫爆等問題無法紓緩。政府銳意將九龍東打造成新一個香港核心商業區,若大型規劃繼續一個又一個被擱置,交通隱患或成為核心商業區的發展障礙。
香港不少大型民生規劃涉及年期超過10年,就算某行政長官在上任首年即提出有關規劃,並在換屆時成功連任,如該規劃未能在10年內完成,仍須由下一位行政長官當選人接手。那麼,如何能確保這類跨屆政府的大型民生規劃得以延續?筆者建議中央政府可考慮在這問題上發揮角色,鞭策跨屆特區政府持續落實執行,不能隨意因政府換班而影響公共政策的延續性、連貫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