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養生坊 > 正文

養生重在氣血陰陽平衡 春分節氣膳食宜不寒不燥

2021-03-14

四季依序、榮枯有時,今個星期六又到春分時節。在這風和日麗、草長鶯飛、鳥語花香的陽春三月,讓我們來談談如何養生。春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字面上理解就是把春天一分為二的意思。古時把立春至立夏這段時期定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恰好平分了春季。春分也意味茪@天時間平分,白天黑夜各為12小時,春分以後則晝長夜短。古籍記載這一天「寒暑平,陰陽相半」,意即氣溫不冷不熱,陰陽平衡。總體理解,在春分這個節氣,無論是晝夜、寒溫、陰陽,所有的一切都應該是均分的和平衡的。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相應的,人體只有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所以,春分的養生重點應該是維護人體氣血陰陽各方面的平衡。

文︰香港中醫學會副會長 繆江霞 圖︰繆江霞、資料圖片

現在,從生活起居、飲食、情志、運動、保健幾方面來介紹如何保持人體臟腑氣血陰陽的平衡,從而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生活起居 乾爽祛濕

春分時節,大部分地區進入明媚的春天,萬物生長,春草初生,百花爭妍,可是香港地區四季並不分明,這時卻走進了多雨的季節,天氣更加潮濕,人體會覺得疲倦思睡,身重乏力。中醫認為:濕邪為陰邪,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導致陰陽不平衡。所以要注意保持環境的乾爽,室內經常開抽濕機,並適時服用祛濕湯水,這樣可以保護陽氣,以維護陰陽的平衡而保持健康。其實,不只是春分需要祛濕,筆者認為,在南方,整個春夏季節,祛濕始終都是一個養生主題。

當然,還要睡眠充足,「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現在這麼多年輕人喜歡日夜顛倒,熬夜往往暗耗陰血,陰虛則火旺,會出現心煩氣躁、口腔潰瘍,這個也是陰陽不平衡的表現,所以宜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還有,寒溫適宜,雖說是春風送暖,但是春天的氣溫很不穩定,人們容易生病。香港的天氣時寒時暖,一般要到四月底才可徹底收起寒衣。

所以,要防止乍暖還寒,及時增減衣物,特別是家中小兒更要注意。眼下疫情的陰霾還沒有完全散去,適寒溫、保健康顯得更加重要。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都有同感,在公共場所,即使只有普通的幾聲咳,也會引起眾人側目,退避三舍。寒冷時要及時添衣,溫暖時要適時減衣,讓你的呼吸系統保持健康狀態。另外,春天講究的是舒展,所以盡量避免緊身的衣服,虒迉H寬鬆舒適為宜。

勞逸要適度,近一年來很多人居家工作,忽視了運動,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有許多人網上工作,也有人因失業而無所事事,整天癱坐沙發看電視打發時間,久坐久視,導致周身痠痛,頸部疼痛,雙眼乾澀等症狀出現。正如《內經》指出:「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因此,在日常起居中我們一定要遵循適度的原則,不要過久地看電腦、看電視、不要長時間臥床和臥沙發。春分後氣溫升高,陽氣漸盛,應該多做戶外活動以舒展身心,例如行山、跑步、踩單車、放風箏等。

香港依山傍海,郊野公園設施齊全,交通便利,總共有三百多座山,景色雄偉壯麗,堪稱一絕。近期疫情圍城,多了行山的人士,每到周末,一些熱門的郊遊徑上均現人龍。筆者也是一個行山愛好者,這行山的十多年,不但身體強壯了許多,心境也變得十分坦蕩和愉悅。中醫認為,堅持適當運動能保持氣血流通,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要注意的是,運動過度,也會損傷機體,勞則傷氣血、傷筋骨,亦可致病,所以勞逸要適度,要保持休息與勞作的平衡。

情志養生 戒怒養肝

在中醫的陰陽五行堙A春天對應的是木,所屬的臟器是肝,人與天地四時相應,春天是養肝護肝的最佳時機。肝對應的情志是怒,中醫認為怒傷肝,所以在春天切記不能暴怒,要保持輕鬆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疫情期間,大家較少外出,情緒難免抑鬱暴躁,要尋找適當的發洩口,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多與朋友交流,注意保持情緒的節制與平衡。

飲食養生 寒熱平衡

春分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不要太過偏熱、偏寒。烹調寒性食物時,可佐以薑、b、蒜,以防止菜餚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食用助陽類菜餚時常配以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例如韭菜有養陽的功效,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綠豆芽清熱養肝,韭菜炒綠豆芽就是一道陰陽平衡的菜式。

中醫認為,肝臟對應的味道是酸,酸和甘合在一起可以化陰,酸味食物能清補養肝、甜味食物能滋補脾胃,所以春天應該多吃酸和甜的食物來化生陰精。酸味食物有:用醋烹調的食品,以及一些晚春水果,如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櫻桃等,甘味食物有大棗、山藥、蜂蜜等。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清肺解毒,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草莓有去火、解毒、清熱的作用,春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較旺盛,吃點草莓可以起到抑制肝火的作用。

另外,中醫認為:「肝主青色」, 應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來養肝。春天綠色時令蔬菜有青菜、菠菜、春筍、萵筍、豆苗、蒜苗等,這些都有清養肝臟的作用。春天養肝的目的在於協調肝的陰陽平衡,春季不應過量飲酒,同時要少吃辛辣食品,因為酒會傷肝腸,辛辣食品傷肝陰。

保健防病 防舊病復發

春分交節的這幾天,天氣變化劇烈,溫度與濕度往往相差很大,氣候的驟變會導致人體的陰陽平衡被打破,再加上內在體質虛弱的因素,所以在這個季節,體弱者容易生病,舊病者容易復發,尤其是與肝關係密切的疾病,如高血壓、月經失調、眩暈、精神病、過敏性疾病等都容易在這個季節發作。

中醫預防這些疾病的復發可從兩方面茪漶G一是增強體質,二是祛除邪氣。因春天對應的臟腑是肝,所以要增強體質,調補肝臟是關鍵。由於肝與脾腎關係密切,也要兼顧調理脾腎。可以尋求中醫師開一些補肝脾腎的中藥,也可食療,這堣雯苳@款枸杞黑豆烏雞湯。

材料:枸杞子20克、黑豆30克、生薑6片、烏雞半隻,鹽、花雕酒各適量。

方法:將枸杞子、黑豆和烏雞洗淨後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煲滾,再加酒、鹽、薑等調料,改用小火慢煲一小時即可。烏雞亦可用豬骨代替。

方解:黑豆有強肝補腎,解毒明目之功效。最好選擇皮黑肉青綠的那種黑豆。中醫認為,色青入肝,色黑入腎,故以「青仁黑豆」補肝腎最佳。枸杞子滋養肝腎、明目養顏、延緩衰老,還有明顯的降血脂、調節脂類代謝功能,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作用。烏雞性平味甘,具有補肝益腎、滋陰清熱、健脾止瀉等作用,可提高抵抗外邪的能力、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鬆、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症等有明顯功效。

服法:每周兩至三次。

祛除外邪,重點是祛風散寒,祛除已經在冬天伏藏的寒邪,或防止在春天感受新的風邪。如果天氣潮濕,也可再加祛濕之品。祛風散寒的中藥常用荊芥、防風、白芷、辛夷花、麻黃、桂枝、蒼耳子等。食療可考慮用肉桂、生薑、紅糖焗水飲用。祛濕可用冬瓜皮、白扁豆、赤小豆、玉米鬚煲水飲用。

肝的疏洩功能失調,易導致精神情志的異常,故精神分裂症在春季高發。對於有精神病史的患者,保持情緒穩定比什麼都重要。同時,還應注意不要勞神過度,可按摩太沖穴,來解除壓力,清除肝火,預防精神病的發作。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按摩方法:用拇指腹按壓太沖穴,以有酸脹感為佳,時間約2~3分鐘即可,雙腳交替按摩,早晚各一次。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在大自然面前總是渺小的,要珍惜當下,保重自己!最後,謹以陶淵明的一首詩共勉:「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