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杏研 公共政策分析員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一年多,莘莘學子經歷停課、復課、再停課的不斷輪迴。教育局早前提出,如學校全校教職員每14日定期通過檢測,可批准學校全面恢復半天面授課堂,外界認為輕而易舉,教育界卻對此復課要求有不同的意見。
社會上涉及公共政策之議定,不少也是耗時、容易引起爭論,甚至社會紛擾,2019年修例風波帶來的社會動亂就是例子。因此每項公共政策,最理想的情況是決策團隊思考要精準,推行要一次到位,以免錯誤決策帶來昂貴的社會成本。然而,市民有必要明白,每項公共政策都必然面臨取與捨的抉擇,也需要理解「取」與「捨」的真正原因及內容究竟是什麼。
討論是否應以教師定期檢測換來學校復課,是一場公共壎芼P經濟之間權衡和取捨,如果全港教師定期檢測,學校盡快復課,「取」其一、復課對基層家庭學生有利。學生在停課期間的「學力流失」不斷累積,筆者曾經在本欄解釋停課對基層家庭的影響最深,家庭支援不足,要基層學生在家中停課不停學是太理想化。加上停課對工作中的父母形成經濟負擔,手停口停的基層家庭在疫情期間要擔心飯碗不保,還要處理子女獨留家中和學習進度等問題,長遠加劇社會貧富懸殊,因此,復課是「急基層所急」,這也是世界各地政府 (如新加坡、澳洲等) 對停課卻步的主要原因。
「取」其二、全體教師定期檢測有助切斷學校的病毒傳播鏈。全港有約7-8萬名中、小、幼教師,如果全體教師能兩周一檢,必定有助找出學校傳播鏈。當然,某教師工會批評教師只佔學校人數的一小部分,只要教師檢測是沒有科學根據。然而,全港中、小、幼師生約100萬人,年幼的學生又不適合透過採集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進行檢測,執行上有困難。筆者反問該教師工會,難道要100萬人兩周一檢才有科學根據,才能復課?凡事有取捨,要在有限的資源找最大的社會利益。今次的「捨」是教師的檢測選擇權,但檢測與疫苗不同,非入侵性,在疫情還未受控下,教師透過定期檢測確保自己不是病毒散播者是在保護學生,並配合學校盡快恢復常規教育。若只顧我行我素、只講自身自由、不肯「捨」去所謂的檢測選擇權,這又是怎樣的身教言傳?
教育局可提供合適的誘因,比如考慮安排專屬的流動採樣車定期在18區為教師檢測,便利老師,盡快令學生在較安全的情況下復課。更不要忘記,居住在深圳的港人子弟,經已一年多未能回港上實體課了。不肯、不願去檢測的老師,能否代入他們的角色,作出實在的關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