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品德學堂 > 正文

【古經今品】財富可求 取之有道

2021-05-10

在上一期本欄向讀者介紹了孔子對「貧窮」的看法。孔子追求「道德理想」,重視「精神生活」,「貧窮」對他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

有才能,卻沒有人賞識;有治國理念,卻無用武之地;懷才莫遇,孔子不會自怨自艾,中途放棄。孔子還是一心追尋他的理想和夢想,終生不渝。

可是孔子是不是就只安於「貧窮」,不求「富貴」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孔子常常談到「富貴」,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富貴」不是不可求,但必須合乎「義」。  

孔子指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求富貴和去貧賤的慾望,都是正常的,是人人心中所想所願,孔子也不例外。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為了財富,孔子甘願去「執鞭」。到底「執鞭」指的是什麼工作呢?眾說紛紜,綜合前人註解,古時執鞭為業者主要有以下四類:一、為君王貴族出入時,手執皮鞭驅趕行人以開路者;二、市場的守門人,執鞭以維持秩序;三、鞭打犯人的行刑者;四、駕駛馬車者。無論是哪一類,都被認為是低賤的工作。

由此可見,孔子是喜歡賺錢的,而且他認為只要職業是正當的,不拘貴賤,都可以安心去做。財富,有「可求」的,有「不可求」的。「不可求」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不能求」,現實情況不容許;二是「不該求」,不合道義。「(財富)如不可求」,那麼該怎辦呢?那便唯有「從吾所好」了。

要是孔子從其所好,他會幹什麼呢?孔子曾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君子如果失去了「仁」,怎樣成其「君子」之名呢?君子一刻也不可以違背「仁」,在匆忙急促時也必定是這樣,在艱苦困頓時也必定是這樣。由此可以推知,孔子「所好」,必不「違仁」。君子無論何時何地,遭遇什麼情況,都離不開「仁」,在求取富貴時也不例外。

施仲謀(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系主任)

李敬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項目主任)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