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披着學術研究「畫皮」的港版「顏色革命」推手

2021-06-04

林暉 時事評論員

美國學術刊物《美國經濟評論》6月份最新一期,刊登了一篇多名學者合寫的論文,談及美國在2019年的修例風波和黑暴活動中,如何落手落腳、真金白銀地「激勵」香港的年輕人上街參與暴力活動,成為了美國煽動港版「顏色革命」的新一筆強有力罪證。這些美國學者的「坦白」,解釋了為何這麼多香港年輕學子被煽動參與暴動,揭示了美國一些反華分子是如何打着學術研究的名義搞「顏色革命」,將鞏固自身國際地位建立在別國不穩定的基礎上。

早在修例風波早期,本港多家傳媒就揭露在港的外國間諜、「洋指揮」空群而出,每次暴亂現場都例必見到一班「洋指揮」對暴徒面授機宜,有人更以各種通訊工具在行動中下達指令,其中一名洋指揮Brian Patrick Kern更是其中一名「資深間諜」。這篇刊登在《美國經濟評論》的論文,由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慕尼黑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在內的一干學者合寫,美其名曰「研究」、「社會實驗」,實質自打嘴巴地暴露美國勢力如何煽動和指揮港版「顏色革命」。

美國名校做「顏色革命」組織策劃者

這些所謂「學者」在論文中承認,從2017年開始就資助香港科技大學的學生參加「七一」遊行,更明目張膽地承認在2019年,「以激勵的方式探出受訪對象對即將到來的抗議活動的參與計劃......在抗議發生前一天,我們隨機向一部分受訪者提供了其他人抗議計劃的真實情況,並再次以激勵的方式引出他們的抗議支持率這種後驗性觀點。」這裏雖然說得隱晦,但不難明白,這就是假「研究」之名,做「顏色革命」的組織者、策劃者和激勵者。

以洗腦方式「激勵」還嫌不夠,論文中提到他們為了讓學生參與,給那些「幫助統計抗議人數」的人付錢,只要這些學生上傳數據,就會提供350港元報酬。而這些「學者」更有意指揮這些學生去港鐵站參加「科學的任務」,當中指明的都是中環、金鐘、灣仔、尖沙咀、旺角等鬧市的港鐵站,而這些港鐵站正正是前年黑暴中被聚集破壞最嚴重的港鐵站。這哪裏是什麼「科學研究」,分明就是出錢煽動暴亂。

有內地自媒體調查該論文作者的背景,發現都是聚集海外的一批反華學者,長期活躍在涉港、涉疆等議題。其中一名作者更是毫不掩飾地在一些文章中表達:「在基本法第23條上毫無作為對香港的穩定以及『一國兩制』很重要。抗議是穩定的源頭,而不是不穩定。」因此這些所謂「學者」多年來不遺餘力地阻撓23條立法,其口中所謂的「穩定」,並不是香港的穩定,而是要讓香港作為美國的棋子遏制中國,穩定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香港《文匯報》等媒體去年也曾揭示過香港中文大學內設有的「香港美國中心」(The Hong Kong-America Center),曾經舉辦「工作坊」訓練學生違法「佔中」,說明美國反華學者煽動香港學生搞暴動並非個別事件,而是長時間處心積慮的惡行。

教育撥亂反正保護年輕人

這些學者身為「美國人」,他們為美國的利益而戰,即使手段卑劣尚可理解。但身為香港人,就必須認清自身利益所在。攬炒派甘當美國走狗,收錢反中亂港,為美國利益服務,至今已多作鳥獸散,少數頭目賺夠了做漢奸的錢,潛逃歐美歎世界。但大量被蠱惑投身暴力的香港年輕人,卻被棄如敝屣,甚至身陷囹圄。善良的港人應要看清,在修例風波中不幸身亡的科大學生周梓樂,罪魁禍首不已躍然紙上?

這些美國「學者」堂而皇之地承認對香港「抗爭運動」發揮作用,甚至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我們看到了美國走火入魔的扭曲價值觀、假道義, 也看到了香港過去在維護國家安全上漏洞百出,更應積極支持落實香港國安法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並從教育制度撥亂反正,切實在香港落實「愛國者治港」,讓反中亂港的黑手無從下手,確保香港長治久安、保護香港芸芸學子健康成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