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與寧夏接壤的毛烏素沙漠邊緣,如今已披上一層「綠衣」。
為確保中國腹地的生態安全,經國家批准,從2008年到2012年,寧夏境內將建造600萬畝防風固沙林,以構築起4條大型綠色生態保護屏障,切斷侵襲中國腹地和京津地區的滾滾沙塵。
2007年,國家主席胡錦濤考察寧夏時提出,「要把寧夏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緊抓好」。
為了落實政策,寧夏制定了未來5年建設「6個百萬畝」林業工程和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規劃。工程的中心地區就在寧夏同心縣,當局計劃在當地建設的百萬畝棗樹生態經濟林帶和毛烏素沙地百萬畝防風固沙林帶,不僅能有效減輕風沙對周邊農牧業生產的危害,還能阻擋經由阿拉善高原和河西走廊北部向東、南方擴散的沙塵暴。而在寧夏北部的賀蘭山東麓,正構築一個百萬畝生態經濟型防護體系,將使賀蘭山成為河西走廊吹向京津唐地區的風沙通道之間的滯緩區,同時成為保護銀川平原的綠色屏障。
港企協力 治沙扶貧雙贏
在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核心帶」——黃河灌區上,正在建設一個百萬畝黃河濕地恢復防護林體系項目和百萬畝特色經濟林產業帶項目。目前,防護林網大骨架已構成。在寧夏南部六盤山區,正構築黃土高原百萬畝水源涵養帶生態防護體系,這將成為阻擋經由阿拉善高原和河西走廊北部向東、南擴展的沙塵暴的最後一道屏障。
據悉,寧夏生態環境優化也吸引了香港企業。全國政協港區委員伍淑清2000年在全國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上,作了題為《港澳同胞要為西部開發貢獻力量》的發言,並提出所在企業準備實施協助西部開發計劃。據悉,該企業已在寧夏建立了5萬畝綠色食品基地示範園,並採取「公司+農戶」的做法,幫助當地農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參與發展防沙事業,以脫貧致富。寧夏官員說,「共同實現沙海變綠洲,也能獲得經濟效益,實現治沙與扶貧的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