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點評集:香港「音樂劇場」初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18]     我要評論

文:陳鈞至

 近年很多團體都標榜自己的製作為「音樂劇場」,例如有「好戲量」、「W創作社」、「林龍傑創作室」及由龔志成與彼得小話組成的「盒子」等等。這些音樂劇場的形態各異。就自身的觀賞經驗來說,有一些劇團只在演出中夾雜了現場演奏及演唱(如「好戲量」的《點呀老豆老母》);有一些劇團用故事把歌曲串聯(如「W創作社」的《Last Smile, First Tear》);有一些劇團則以音樂為本,再附以其他形體、多媒體的演出(如「盒子」的《藍鬍子城堡》)。這些「音樂劇場」給人的感覺只是另類演唱會,又或者是電視台的音樂特輯。

 其實音樂和劇場一直密不可分。古希臘的戲劇中早已經用上歌隊;部分莎士比亞的劇作中,亦用上了音樂及歌曲;然後又出現了歌劇、音樂劇等。即使在純話劇中,不少學者亦強調戲劇結構上或語言上的音樂。這就更令人摸不著頭腦,到底「音樂劇場」所代表的,是一種怎樣的表演呢?

 最近看過兩個「音樂劇場」的演出,分別是《Last Smile, First Tear》及《搏到單車變摩托》,有一些小發現值得分享一下。就音樂的運用而言,兩個演出都以演唱為主,沒有太多配樂。《Last Smile, First Tear》中沒有峰迴路轉的故事,歌曲基本上成了過場音樂。加上佈景、不同的光源及電腦燈的運用、大量的錄像投影,使整個演出很炫目。若果閉上眼只去聽這個演出,觀眾很難幻想這一切是在劇場發生。《搏到單車變摩托》同樣用了音樂「過場」,分別是這些演唱來得更合理,因為劇中人物本來就是「Band友」。除此之外,在其中一次演唱中,朱柏康邊「唱」邊教訓V叔(朱柏謙)和阿凌(凌智豪),使兩個媒體互相交融──戲中有歌,歌中有戲。可是這種戲劇與音樂的結合,似乎並非「音樂劇場」的要求。

 當我們觀賞歌劇或音樂劇,焦點通常都放在歌曲之上。這些歌曲除了敘事或協助角色抒情之外,本身的歌詞旋律亦有欣賞的價值。而這些歌曲很多時都是特別為演出而創作。相反,《Last Smile, First Tear》及《搏到單車變摩托》中的歌曲大都是現成流行曲,敘事成份亦少了,於是歌曲與戲劇的關係變得不一樣了。除了歌曲的內容外,曲風亦對這種關係有一定影響。雖然如此,這些歌曲與戲劇的關係還沒有走出傳統歌劇或音樂劇中的模式,分野只是劇作者及導演的能力與風格而已。

 音樂本身就有敘述故事的能力。當看到「音樂劇場」這個名詞的時候,我所期待的不是音樂的戲劇性,而是音樂的劇場性。在我想像的「音樂劇場」中,音樂不單取代語言文字成為表演的中心;更重要的是整個演出能夠建構一種特殊的經驗,而這種經驗並不可能從唱片中聽出來的。在我看來,「音樂劇場」應該是音樂對說理和敘事的反抗,繼而尋找自己作為一種表演媒介的可能性。不過,似乎我的看法有點過火了。也許「音樂劇場」的命名,只是為了避免和音樂劇(Musical)混淆,並沒有實質的美學內涵與探索方向?

相關新聞
2009 香港藝術節 等來一個林妹妹 (2009-01-18) (圖)
排練《紅樓夢》 (2009-01-18) (圖)
上海越劇院演出詳情: (2009-01-18) (圖)
遊.藝.園:羅斯科的光色輓調 (2009-01-18) (圖)
點評集:香港「音樂劇場」初探 (2009-01-18)
節目推介:《吉蒂與死人頭》第十二度公演 (2009-01-18)
跨越東西.遊戲古今—丁衍庸的藝術時空 (2009-01-18)
米高.哥爾 發現開平 (2009-01-11) (圖)
男聲女高音 約格.華殊堅士基 (2009-01-11) (圖)
遊.藝.園:薩奇畫廊再起革命? (2009-01-11) (圖)
節目推介•港台第四台「十大樂聞齊齊選」 (2009-01-11)
節目推介•香港小交響樂團:孟德爾遜知多少 (2009-01-11)
2009中國巡演 迪華特:呈現港樂最高水平 (2009-01-04) (圖)
尋找 麥顯揚 看得到/看不到的藝術家氣質 (2009-01-04) (圖)
遊•藝•園:生意銳減的當代藝術博覽會 (2009-01-04) (圖)
節目推介: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 2009 (2009-01-04)
看舞•析舞•論舞──舞蹈賞析及評論寫作計劃 (2009-01-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