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中國內地的《文匯出版社》,四年前出版了一本《謊言辭典——藝術、歷史、科學和文學中的騙局和陰謀》,原著者是德國的維爾納.富爾特,譯者是沈晞和齊芸。書中有一節是講以《流浪者之歌》、《徬徨少年時》、《鄉愁》等書迷倒過六、七十年代的大學生的作者的,那是台灣譯為赫曼.赫塞,內地譯為赫爾曼.黑塞的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文中說:「在歐洲以外的國家,赫爾曼.黑塞的受歡迎程度絲毫未減。八十年代的時候,僅在韓國一地就有二十多個不同的《德米安》和《彼得.卡門青》的譯本。因為那裡對黑塞作品的供和求不同步,所以就出現了好幾個版本的作品,署名是黑塞,但卻是其他人的文章。這些冒牌貨也成了暢銷書。」
文中提到書,台灣的譯名好像就是《流浪者之歌》和《徬徨少年時》,不過在當年的台灣,卻沒有冒牌貨產生。反倒是像金庸的武俠小說,卻有很多冒牌貨出現,也很暢銷。
中國內地以前也有不少冒牌小說,冒的除了金庸之外,還有古龍等人,而且書都很暢銷。所以遇到有人大談這兩位作者的作品時,常常會令港台的金庸和古龍迷產生迷惑的感覺,因為裡面有很多作品,根本就不是他們寫的。有的是別人的作品冒充他們的名字,有的根本就是出書者自己胡亂寫出的。
這就是武俠小說裡常提到的話:「人的名,樹的影」。有了名之後,在版權不清楚的地方,只要冒用名字,就能暢銷。這是時代的特徵,也是時代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