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用錯成語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這是案頭書、工具書,開卷有益。照片由作者提供

黃仲鳴

 記得初入報界時,有老前輩向我們訓話:「你們有甚麼不明白的,隨時向你們的大阿哥、大阿姊不恥下問吧。出外採訪,也要不恥下問,那才能充實自己……。」

 大家聽說,忙不迭點頭,獨有我摸不著頭腦,幾乎衝口而出:「錯了!」但又不敢、不好意思向老前輩「指正」。飯碗攸關也。

 記得又有一次,某名人訪港,編採部釐訂方針,準備大幹一場,做出一段有聲有色的新聞來。上頭在會上說:「好了!大家嚴陣以待吧。」我當時又想衝口而出:「錯了!」但又不敢、不好意思糾正上頭的話。又是飯碗攸關。

 記得又有一次,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慘遭強姦,編輯落題,其副題云:「荳蔻年華 慘遭此劫」。當時我是他的上司,看大版時紅筆一揮,寫道:「亂用成語!請查!」

 「不恥下問」、「嚴陣以待」、「豆蔻年華」,都是我們日常所見所用的成語,但每多人用錯,錯了也不知道。

 「不恥下問」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是孔子說的。指衛國有個名叫孔圉的大夫,死後得「文」的謚號。謚號是古代極高的評價。學生子貢不明,孔子就說了上面那幾句話,意思是孔圉聰明勤奮學習,更向地位低微的人請教而不以為恥。因此,「不恥下問」是向「下」而問,非向「上」而問。報界老前輩用錯成語了。

 「嚴陣以待」,出自《資治通鑑.漢光武帝建武三年》:「赤眉餘眾東向宜陽。甲辰,帝親勤六軍,嚴陣以待之。」「嚴」,嚴整也,「嚴陣以待」就是擺好嚴整的陣勢來等待,等待甚麼?敵人也。大名人訪港,記者又怎能當之為敵人,要擺陣待之?

 十五、六歲的少女,不能以「豆蔻」來形容。在古時,女孩十二歲稱「金釵之年」,十三歲才叫「豆蔻年華」,至於十五歲,則稱「及笄之年」,十六歲「碧玉年華」,二十歲「桃李年華」,二十四歲「花信年華」。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就是說十三四歲的少女就像豆蔻的嫩芽一樣美麗。

 日前在坊間看到一本新書:《中國人最易用錯的成語》(劉靖文著,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二○○九年一月),一翻之下,登覺今時今日今地,不少人都成了「五柳先生」,不求甚解,亂用成語。書中舉例,某股票一路飄紅,極為搶手,媒體便用「炙手可熱」來形容。其實,何止股票,此間的娛樂版,不少便以這成語來形容明星、歌星,如湯唯演了《色,戒》後,便「炙手可熱」云云。其實,這成語是專用來形容權勢熏天,或者專橫跋扈的人。又如「死灰復燃」、「始作俑者」都是貶義用語,不少大學者大作家大編輯都用來作褒義。劉靖文都一一加以糾正。

 這書,不僅是案頭書,還是工具書,舉例切近生活現實,讀之毫不覺沉悶。

相關新聞
百家廊•日本便利店 (2009-02-21) (圖)
生活語絲•上海建迪士尼 (2009-02-21)
隨想國•冒牌暢銷書 (2009-02-21)
海闊天空•美國押後數碼電視廣播 (2009-02-21)
琴台客聚•用錯成語了! (2009-02-21) (圖)
翠袖乾坤•鄧麗君的「新生」 (2009-02-21)
詩幻留形•《手掌集》浮沉 (2009-02-21)
百家廊•內地學生乃香港寶貴資源 (2009-02-20) (圖)
杜亦有道•南北走佬 (2009-02-20)
扶林晚風•宜興大覺寺 (2009-02-20)
一網打盡•紅色警告 (2009-02-20)
琴台客聚•詠春有無限創作空間 (2009-02-20)
翠袖乾坤•皮與鼓 (2009-02-20)
寫我遊情•越來越胖的一代 (2009-02-20)
百家廊•發達國爭相招攬中國留學生 (2009-02-19) (圖)
生活語絲•三次登岸一天半 (2009-02-19)
思旋天地•知慳識儉 (2009-02-19)
海闊天空•寓健身於歡聚天倫 (2009-02-19)
琴台客聚•禮下於人 必有所求 (2009-02-19) (圖)
翠袖乾坤•鹹豬手 (2009-02-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