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萬川民工滯鄉 社會穩定添變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受金融危機影響,川籍返鄉農民工達212萬人,恐為社會穩定帶來巨大壓力。圖為成都一些待業人員把寫有職薪要求的紙牌放在公園地上求職。 資料圖片

本報駐四川記者 向雷

 四川是中國的勞務輸出大省,川籍農民工的身影遍布全國甚至海外。然而來自四川省總工會的數據顯示,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省返鄉農民工總數已達212萬人──曾經敲鑼打鼓送出去的民工又回來了。這次他們帶回來的不是現金、消費和人均純收入的增長,而是再就業的困難和社會穩定的巨大壓力。

 來自四川雅安的農民陳雅康夾雜在四川成都火車站廣場擁擠的人群中,眼神空洞。猶豫了整整一個春節,他還是舉棋不定,不知道應否再去大城市找工作。

 陳雅康只是中國不斷增長的成千上萬返鄉農民工大軍的一員。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張成明透露,2008年,四川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高達2,023.4萬人,其中省外輸出1,181.1萬人,這意味著目前長年在外務工的四川農民工,約佔四川8,800萬總人口的23%、城鄉總就業人口4,700餘萬的43%。

失業民工增 專家憂社會影響巨

 截止到今年1月底,四川省失業返鄉農民工總數已達到212萬。「這個數字還在增加,雖說到目前為止還未對社會與經濟形成重大影響,但接下來就不好說了。」四川省勞動廳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饒峰對記者說。

 「化解農民工返鄉和失業問題是現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宜賓一位副縣長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四川省勞動保障廳官員認為,未來兩個月受經濟危機影響返鄉的農民工規模將會持續增長,「對本地的就業形勢將帶來影響」。

 「出門打了5年工,讓我再也做不成農民啦。」農民工李敏站在成都市人才服務中心的大樓前,笑嘻嘻地對記者承認,「一方面是不會種地了,另一方面是習慣了熱鬧的城市生活,不想再回冷清的農村。」

 家住成都市金堂縣農村的李敏之前一直在廣東東莞打工,直到前不久工廠倒閉,24歲的他回到四川老家。和大多數回鄉的農民工一樣,再次出門打工掙錢而不是回到土地上刨食,是他們的理想。

不想做農民 返鄉民工難定去留

 在金堂縣竹篙鎮,一些失業返鄉者已經決定留下來,不過糟糕的是,這些年輕人不會耕田犁地,沒法也不屑於接過父母肩上的扁擔。而且如果不走,他們就不得不和留守在村裡的父輩們搶飯碗,比如去磚廠之類的鄉鎮企業幹活。47歲的寡婦傅紅花就在村附近的磚廠做工。和她一起打工的男人幾乎都已達五六十歲。這份活雖累,傅因此還患上了腰肌勞損,但收入還行,因此她十分珍惜。不過現在傅紅花卻有些擔心,這份苦力活有可能被那些返鄉的失業打工者,甚至是外來的年輕人搶去。

 其實,過去十多年來,「年輕人不外出打工就是沒出息」的想法在當地已成為一種共識。靠「打工經濟」發展起來的四川鄉鎮比比皆是,在某些地區,打工收入甚至可佔到鄉鎮收入九成以上。

4成滯留無業 勢打擊「打工經濟」

 「地少人多,是我們這裡農業發展的致命缺陷。」地處丘陵地區的金堂縣人均耕地不足一畝。「若沒有什麼災害,一戶人一年種地的收入最多2,000元。」當地官員方致林有些無奈,「所以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鼓勵他們出去的。」

 作為聞名全國的勞務輸出大縣,金堂全縣80多萬人口中,有超過18萬人常年在外務工,每年直接創造了超過15億元的勞務收入。金堂縣勞動局勞務開發辦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金堂縣回鄉農民工還留在農村的人數是31,573人。「籠統地說是回來了5萬,走了2萬,還剩3萬。」工作人員陳華明坦言,3萬人中,縣裡有能力內部消化的是1萬人,剩下的2萬人是個大問題。40%的滯留且工作無著落人員的比例,絕不是個小數目。「勞務輸出收入肯定會大幅降低,縣裡正在頭痛。」

相關新聞
溫總答網友:中國經濟轉好 (圖)
中央應對海嘯四大舉措
大量引據不需稿 網友盛讚「好記性」
溫總答問精彩語錄
回應「劍橋扔鞋」 溫總:危險品我也不會動 (圖)
萬言見坦誠 家常最動容
官員財產申報制 正積極籌備
四方面救市顯效
專家:網絡民意影響中國施政 (圖)
論股談樓 溫總對中國資本市場具信心 (圖)
災童專程來謝 總理:「最掛牽你們」
談中美關係 強調後退沒出路
盼兩岸加強合作 共抗「海嘯」
警民聯防 保「兩會」安全 (圖)
外省市危化品車輛 暫不准進京
人大預備會議 周二審議主席團名單
法學專家建議 建國大慶特赦
禁飛 (圖)
國務院設食安委 嚴管食品添加劑 (圖)
實施細則有望6月同步推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