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 鳳凰衛視評論員
上周《華盛頓郵報》文章《經濟停滯導致全球倒退》提出一個觀點,金融海嘯蔓延全球,民族主義日益抬頭,各國政治和經濟體制趨於閉關自守,這就是「去全球化」。在一戰和大蕭條後,曾經發生這種現象,如今世界可能再次進入「去全球化時代」。近來不少評論都回顧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歐洲的全面衰退和美國的大蕭條,導致了純粹德國與軸心國的崛起,也使蘇聯得以利用歐美的資金和技術實現工業化,表達了某種擔心。
然而歷史不可能重演,當今的世界與當年的「去全球化」完全不同。當前世界經濟的主要板塊是美國、日本、歐盟、中國以及「金磚四國」的另外三國。這些板塊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都得益於全球化,所謂去全球化、閉關鎖國必然導致這些經濟體的崩潰。美日歐自不待言,中國怎麼可能回到閉關鎖國的狀態?印度與中國一樣有龐大的內需潛力,但這並不意味印度要停止開放,最近印度停止執行禁止中國玩具進口的政策,就說明了這一點。俄羅斯還沒有建立起現代化面向世界的製造業,但是即使如此,依靠油氣出口的經濟結構也無法倒退到蘇聯時期。
所謂中美共治儘管是一種說法,但也反映了中美這兩個大國的影響,只要中美都不閉關鎖國,世界就不可能回到「去全球化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