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兩位新晉舞台編劇
羅菁
為甚麼謀殺案要在美國聖荷西(San Jos繧^發生?《聖荷西謀殺案》編劇莊梅岩選擇這個全美10大最安全的城市,是因為她住過朋友在那裡的家。不過,她的確捕捉到中產階級華人在美國的孤寂感。
《聖荷西謀殺案》寫孤寂寒意
殺人且藏屍於自己家中又無人發現,那的確要與「鄰」隔絕才可能。孤寂感來自於華人無法打入當地主流的交際圈子。女主角阿玲罵「死墨西哥佬」,處處提防,已為她的變態心理寫下伏筆。男主角阿Ken只能在華人圈子混。再加上夫婦踩在婚姻的薄冰上,一步一驚心。以上種種,寫的都是孤寂的寒意。
這時,熱情的老朋友崔婉兒來訪,漸漸引爆了夫婦的猜疑與嫉妒。原來阿Ken在阿玲的協助下,殺了她的丈夫,取代了他的身份。阿玲重操她的專業──作者沒交代是甚麼,而又切斷以前工作的人脈關係,殊不容易。要涉案的3個中國家庭突然中斷來往,可以說成親友鞭長莫及所致;然而,女主人引「友」入室,便犯駁。男主人不堪妻管嚴,把感情轉投訪客身上;更脅迫她殺妻,再取其妻而代之。不斷揭盅的劇情,直叫人瞠目,相當吸引。至於心理的探索,阿Ken一角較細膩,崔婉兒是正常人,阿玲則是個謎,尤其當老友舉棍要殺自己時,她憑甚麼可以如此勝券在握,坐以待斃?接下來的結局,只見夫婦比前更恩愛,我隔壁的觀眾都問:「下!完哪?」崔婉兒該被他們殺了吧?為甚麼死的是她?阿Ken臨時改變立場?作者出身心理學,但殺人是催情劑嗎?這也恐非一般人性吧!
《黑天鵝》混合寓言與現實元素
同樣出身於演藝學院編劇系,又是新生代的編劇一休,也同樣擅長布局結構,情節跌宕,觀眾對象是青少年。《黑天鵝》混合了寓言與現實元素,正面探索真愛的涵義,側寫流行樂界的勢利,結局比《聖》劇浪漫而積極。一休以黑為正,以白為反。黑天鵝是一群受了詛咒,只能晚上歌舞的女性;白色的樂壇則由全男性主控。英文名字如王子、魔鬼、皇后、褓母、芭比、美麗,是不同的權力象徵。本劇談的既是真愛,就沒有性別界限。魔鬼要皇后執行再造王子氣勢的大計,在直播節目中要王子挑選自己的最愛─我聞到一股韓劇味。王子也準備玩弄感情,前一晚聽了天鵝的歌聲,卻就此墮入了愛河,並誓言不惜犧牲自己的前途,向魔鬼爭取,解除咒語,讓黑天鵝白天也可以唱歌。褓母反對,原來他暗戀王子多年。新人美麗為了愛王子,明知會被魔鬼摧毀,也甘願被王子選為真愛。直播之夜,一廂情願的王子才發現天鵝其實不愛自己,也不願白天唱那些沒有自我風格的歌。最後王子勇敢地在直播中認錯,誰也不挑。
《黑》的情節吸引,結局出人意表,主題也相當勵志。不過,反浪漫竟變成遍地浪漫,叫人吃不消。王子既然跋扈專橫,為甚麼了解他的人都毫無保留地愛上他?天鵝的歌舞不如其他黑天鵝,他一見鍾情;天天和他在一起,深愛著他的眾人,他卻懵然不覺。如此愛情,如此反智,為甚麼只在男人世界?
莊梅岩和一休,都擅長營造戲劇化效果,對白緊湊,想像力豐富,也掌握了商業竅門。前者的人物肌理比較細膩,生活氣息也較濃。然而,兩人都急於表達理念和主題,過程或結局,偶有牽強之處。若改由人物性格推進劇情,當更自然可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