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台片新浪潮 還看2010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台片再起步系列之二

文:武 俠

 兩年前,本欄專題探討台灣電影怎樣摸石頭過河,嘗試不同的類型電影與包裝,吸引觀眾入戲院。那時,市場上已有《十七歲的天空》、《人魚朵朵》等台片激起小浪花。但首輪院線的台片票房,仍佔全年票房的不到2%。

 兩年後,《海角七號》承接著先前的台片小浪花,創造了新的高峰,台片的票房佔有率也逐漸升至7.38%(2007年)及12.09%(2008年),台灣電影的新浪,是否已經來臨?

 國際影視展、香港國際電影節舉行期間,台灣不少導演、發行人雲集香港,帶來新片放映,尋找資金,對於這個話題,各有表述,但均表示台片新潮是否已經來臨,尚是未知之數。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坦承:「一切要看2010年。」

 2010年是個關鍵。

 「2008年的成績讓大家看到了台灣電影的票房潛力,而2009年則是一個很大的製作期,5月之後電影幾乎是密集地在開拍,差不多每個月都有一兩部戲開機。」魏德聖說。2009年大量製作的這些電影,將在2010年上映。《海角七號》所掀起的高潮能否得到承繼,此時才見分曉。

浪尖勢必回落

 數年前的台灣電影,一直在嘗試不同的類型。曾經大收旺場的同志喜劇《十七歲的天空》(2004),間接催生了《Go Go G-Boy》(2006)、《盛夏光年》(2006)等同志題材的影片,然而一再重複的東西未能建立穩固的類型片種,反倒讓觀眾帶著疲倦離場。如憑《艷光四射歌舞團》(2004)而備受讚賞的周美玲,同樣主打同志族群的《刺青》(2007)和《漂浪青春》(2008)成績每況愈下。

 陳正道的《宅變》(2005)曾經讓台灣鬼片帶來一絲衝擊,但缺乏類型片製作的經驗人才,最終台式鬼片尚未找到新的突破點,蘇照彬的《詭絲》(2006)也未帶來更多的興奮。

 陳映蓉從《十七歲的天空》嘗試青春偶像與喜劇類型,其後作品《國土無雙》(2006)同樣偶像掛帥,卻遭滑鐵盧。

 《人魚朵朵》(2006)的都市輕喜劇以破千萬票房吸引台灣觀眾注意,也成為劉德華注資的「亞洲新星導」計劃中最先受到注目的作品,導演李芸蟬的次作《基因決定我愛你》(2007)卻無復當年勇。

 紀錄片《翻滾吧!男孩》(2005)奇軍突起,《奇蹟的夏天》(2007)、《醫生》(2007)都讓台灣觀眾著了迷,但《活著》(2008)、《星光傳奇》(2008)等並未能延續紀錄片的風光。

 「整個06、07年的票房並不算特別好,但給人一種很不一樣的感覺。」魏德聖說。不同風格、題材的電影競相開拍,都曾引起注目,就如平靜的海面冒出的朵朵浪花,但未能形成巨浪的氣勢。《海角七號》(2008)就成為突然冒起的浪尖。

 「去年的台灣電影整個解放,是因為之前幾年大家甚麼方法都試過了,但都沒有用,結果就放牛吃草吧,結果就吃出好成績來。」魏德聖輕描淡寫地說自己的電影,卻點出台灣電影人近年不停地進行各種嘗試的努力。

 「《海角七號》最大的價值,是台灣電影環境精神上一個最大的支持,讓大家知道,原來我們嘗試的東西是有可能出現那樣的高潮。」資深演員、導演戴立忍說。

 《陽陽》導演鄭有傑也認同:「《海》的特別意義,便是沒有不可能的事。」

 然而高潮過後,緊接著《海》片獲得不錯成績的台片,包括票房口碑俱佳的《囧男孩》、《九降風》等,都無復《海》的成績。

 「《海角七號》之後,大家都在預期新的浪潮是否已經來臨,但其實整個影視產業每個環節的配合,還不足以支持像《海》這樣大的浪尖,這股浪尖勢必滑落,而且已經滑落下來了。」戴立忍說。「現在全球的經濟不景氣,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可以停下來思考看看要拍一些怎樣的東西。之前比較榮景的時候,大家可能就會一味跟風,但經濟一旦緊縮,就可以停下來想想,等景氣再回來時,能夠有更多已經醞釀好的東西,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

跨界尋找資金

 《海》的成功暫時未能承接,但這齣票房高達五億(新台幣,下同)的電影,確是為台灣電影帶來極大的衝激,包括在製作成本上,為導演們爭取了更好的資源。

 「因為台片的票房潛力看好,以前過兩千萬成本的電影很少,但今年過兩千萬的已有好幾部。」魏德聖正在籌集資金準備開拍他的第二齣長片《賽德克巴萊》,預計集資3億,當中50%在台灣集資,另外的50%則向海外資金招手。「台灣這部分其實已經拿到60%了,是時候推到海外去,預計電影將會在09年10月底開拍。」

 「如果我是香港導演,或許可以找到資金,但台灣導演就找不到。」戴立忍在完成其長片《台北晚九朝五》(2002)後,本想開拍一部商業片,最終因資金不足而放棄。「當時想要籌募大約《海》兩倍的資金,但是沒有成功。就想從小而美的東西再出發。」今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他帶來新作《不能沒有你》,一個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黑白片,如今則在籌劃另一齣類型片。

 台灣電影處處長陳志寬到港參加國際影視展,拍心口要幫助台片尋找國際間的合作,業界人士也紛紛在這類影視博覽尋求合作機會。《奇蹟的夏天》導演之一的張榮吉,則帶著他的紀錄短片《天黑》來籌集資金。「如果成功籌到資金的話,《天黑》將會是我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張榮吉說。

拋開上一代的邏輯

 張榮吉曾與另一導演楊力州合導《奇蹟的夏天》,作為新生代的導演,互相合作似乎成為台灣電影圈的另一股風潮。

 「他們這一代的氛圍跟我們那一代不一樣,他們基本上擺脫了我們以前的邏輯。」李安的弟弟李崗說。曾憑《今天不回家》(1996)獲亞太影展最佳編劇,執導過《條子阿不拉》(1999)的他,如今是台灣影壇重要的製作人。他和李安合力推動的「推手計劃」,主要推動具潛力的新導演的發展。

 「我們上一代的電影是賺錢的行業,我們這代則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沒有商業電影,藝術電影觀眾卻跑光光,每個都是藝術家,也不多往來。他們這代卻會互相幫忙,在電影的邏輯和形態上擺脫以前的東西,反正也不會更差。」互相幫忙形成一種同榮同辱的共同感受,像《海》的成功,戴立忍說:「好像是我的夢想終於有人實現了,台灣的電影人大家都很開心。」

 「推手計劃」所催生的作品,包括鄭有傑的《陽陽》(2009),創作團隊中,為他擔任副導演的是另一名備受看好的新晉導演林書宇。「他是台灣公認最好的副導,但是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當副導了。」鄭有傑說。他曾經在林書宇的獲獎短片《海巡尖兵》中擔演要角,林書宇亦曾在他的首部長片《一年之初》(2006)中任副導。

電影人還須練習

 「但是台灣電影是不能當職業的,不可能養家。台灣年輕一代的電影人素質很好,但是年輕人仍需要練習,就像打棒球一樣,動作每個人都一樣,但你準不準,跟那個球感,就要自己練。電影也一樣。」李崗說。年輕導演需要更多的練習,才能磨練出更成熟的作品,但缺乏練習的機會,卻是台灣導演普遍遇到的問題。

 戴立忍說:「台灣新一代的導演,我指的大概是蔡明亮以後的導演,包括魏德聖也是,都是拍過一部、兩部,最多是三部,但拍過三部的非常少。我們很有熱情,但一直缺乏練習、實踐的機會。」戴立忍在《不能沒有你》之前的作品,已經是6年前的《台北晚九朝五》,文首提到諸多年輕導演,首部長片票房口碑俱佳,次作無法保持成績,要再開第三部電影已十分困難。

 值得慶幸的,是2008年的票房亮麗,讓觀眾看到台片的票房潛力,也讓投資者對台片充滿信心。2009年成為密集開戲的製作年,目前正製作得如火如荼的,包括有周杰倫和林志玲合演的古裝片《刺陵》;新晉導演陳駿霖的城市愛情喜劇《一頁台北》;以台北老旅社為背景的《眼淚》等;但最終結果的2010年是否台片豐收年,卻是未知之數。

 「對於《海》的成績,其實就像深切治療部的病人,心跳已經慢到幾乎要停頓了,醫生電擊一下,《海》就像被電擊震出來的高峰。但電擊之後病人是不是能存活還不知道,心跳會跳得快一點,還是回到原來的心跳,都要看明年的成績。」魏德聖說。

相關新聞
台片新浪潮 還看2010年 (2009-04-07) (圖)
銀幕短打:《神鎗手》怎樣也比《跳出去》幸運 (2009-04-07) (圖)
聲光影評:《我在娥摩拉的日子》黑幫電影新變奏 (2009-04-07) (圖)
新戲預告:《天煞撞正怪怪獸》挑戰王者地位 (2009-04-07) (圖)
台片官方補助經驗談 (2009-03-31) (圖)
聲光對談:翁子光、陳健康與《明媚時光》 (2009-03-31) (圖)
影音館:《禮儀師之奏鳴曲》 (2009-03-31) (圖)
易文 電影 南來文人的浪漫情懷 (2009-03-24) (圖)
「兒女情長:易文電影」 (2009-03-24)
「易文:其人其藝」 (2009-03-24)
「易文電影」 (2009-03-24)
銀幕短打:神槍手與蕩寇的啟示 (2009-03-24) (圖)
聲光對談:《戲中戲中戲》的虛實試驗 (2009-03-24) (圖)
影節快訊:ifva動畫 獨立萬歲 (2009-03-24)
修復費穆經典《孔夫子》的當年今天 (2009-03-17) (圖)
意大利修復之旅 (2009-03-17) (圖)
費穆簡介 (2009-03-17) (圖)
「修復經典孔夫子」 (2009-03-17)
一部電影的故事 (2009-03-17)
《孔夫子》:從歷史談起 (2009-03-1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