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舒爾伯格 他的一生「精彩極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由加入共產黨至退黨,到後來指證納粹分子,舒爾伯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文:余綺平  圖:網上圖片

 他剛剛在上個月度過95歲誕辰。歐美文化人士紛紛向他祝壽,他卻謙遜地說「我只是一個無名小卒。」如果他也算無名,那麼,世界上就沒有著名的作家和劇作家。

 巴德.舒爾伯格(Budd Schulberg)的小說經常被搬上荷里活大銀幕。1954年他的《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奪得奧斯卡八大獎項,包括最佳電影,馬龍白蘭度奪最佳男主角,及舒爾伯格自己奪得的最佳原創劇本。

 68年寫作生涯裡,他有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電影或搬上舞台。

 舒爾伯格的成就當然不止於此。這位老人家去年還撐著拐杖出席愛丁堡電影節,向青年人傳授寫作技巧。

 舒爾伯格的一篇短文《「精彩極了」和「糟糕極了」》,被中國大陸列入小學六年級教科書裡。

 舒爾伯格父親是美國派拉蒙(Paramount)電影製片廠老闆、著名劇作家,母親是左翼作家。他生長在文化氣氛濃郁的富有家庭,自小喜歡寫詩。他記得,八歲那年寫完第一首詩讓父母評分,父親說「真糟!」母親則說「真美!」「他們教會了我,不能因為別人的否定,而喪失勇氣;也不能因為別人的讚揚,而自我陶醉。」

 這個故事,就寫在《「精彩極了」和「糟糕極了」》裡面。

熟讀高爾基作品

 舒爾伯格深受母親阿狄娜影響。三十年代初,阿狄娜從莫斯科回來,帶給兒子許多蘇維埃短篇小說。由此,舒爾伯格熟讀高爾基的《母親》和《仇敵》,書裡講述工人運動,塑造富有鬥爭精神的工人形象;他又熟讀巴別爾(Isaac Babel)的《紅色騎兵軍》。他回憶,「深夜,我亮燈埋頭苦讀,多麼希望有一天,我的作品可以列入類似的文選裡。」

 舒爾伯格17歲起為派拉蒙寫宣傳稿,吹捧一些明日之星;22歲大學畢業,成為全職劇作家,同年加入共產黨。自此,他完成一部又一部的出色作品,包括描寫碼頭工人運動的《碼頭風雲》。

混入碼頭酒吧搜集資料

 舒爾伯格出身富貴家庭,當然不知道民間疾苦,也不了解碼頭工人生活狀況。他首先認識了一位天主教神父,獲得一些關於工會貪污腐敗資料。然後,他花了一年時間,混入碼頭酒吧,與工人徹夜豪飲,搜集資料寫劇本。「我在酒吧裡只聽,不說。我喝那種啤酒混合威士忌的酒(boilermakers,俗稱「汽鍋匠」),和工人打成一片。」

 馬龍白蘭度在《碼》飾演的碼頭裝卸工人特里,曾經是職業拳擊手,血氣方剛,是碼頭工會頭目的跑腿。特里因牽涉到兇殺案,遭黑幫追殺。最後碼頭工人覺醒了,向各種勢力展開鬥爭。從這部電影裡,可以窺見50年代初,美國工會組織內部的腐敗墜落。

出賣同黨朋友

 50年代初,美國瀰漫著白色恐怖。美國參議員麥卡錫煽起全國反共運動,名為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他大肆渲染共產黨侵入政府和輿論界,促使成立「非美調查委員會」(指所謂違反美國利益的活動),搜集黑名單,煽動文藝界和政府部門互相揭發,許多著名人士受到迫害,如諧星差利卓別靈和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他們被控向蘇聯透露機密。

 1952年舒爾伯格的共產黨黨員身份被揭露了,他自願出席「非美調查委員會」作證,很合作地供出一些與他志同道合的同黨朋友名單。自此,舒爾伯格眾叛親離。

退黨前後 黃金歲月

 其實舒爾伯格早已退黨近十年。他解釋,1934年曾經親自赴莫斯科與巴別爾等進步作家會晤,但是,十年後這班人全部「人間蒸發」了,其中巴別爾更被指控犯了間諜罪,1940年被槍決。舒爾伯格同年退黨。「到現在,巴別爾的短篇小說還擺放在我床頭,每晚陪我入夢。」他說。

 退黨前和退黨後的一段日子,都是舒爾伯格的黃金歲月,他自己也承認這項事實,在1939年至1957年間所完成的作品最為出色,包括《白色嘉年華會》(Winter Carnival,1939)、《森美為何逃跑?》(What makes Sammy Run? 1941)、《不抱幻想》(The Disenchanted,1950)和《人群中的臉孔》(Some Faces in the Crowd,1953),當然,還包括名留青史的《碼頭風雲》。

指證納粹分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舒爾伯格的前共產黨員身份,並沒有阻礙他升官,他甚至被委任為OSS(中央情報局前身)的高官。戰爭結束,戰勝國在紐倫堡設立法庭審訊納粹分子,舒爾伯格再次被委以重任。 國際法庭放映希特勒的御用女攝影師里芬絲陀(Leni Riefenstahl)作品時,舒爾伯格出庭作證,對照影片中的納粹分子,並指證她的《意志的勝利》(Triumph of the Will)是幫助希特勒宣傳納粹活動。

 「我在這場審訊裡,擔任總管。我帶著逮捕令去找里芬絲陀,她一見到逮捕令,就尖叫起來。我安慰她,法庭不會審訊她,她只是擔任證人。」舒爾伯格口若懸河,顯然對這次任務甚感得意。

 六十年代舒爾伯格的興趣轉移至寫體育文章,與拳王阿里關係密切。

仍然喜歡談政治

 到晚年,舒爾伯格最愛回憶的是:1968年前總統約翰.甘迺迪的胞弟羅伯.甘迺迪遇刺身亡時,他在現場。當日,羅伯贏得民主黨加州初選,篤定成為該黨總統候選人,舒爾伯格和一班作家出席洛杉磯「大使飯店」慶功宴,他站在羅伯對面,槍手開火後便衝向他。「我看得很清楚洛,兇手很矮小。」

 「羅伯身邊沒有正式護衛。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胡佛因為與甘迺迪有過節,沒派人去保護羅伯;連當時的市長也仇恨羅伯。只有一些業餘護衛,如足球員格里爾(Rose Grier)出來充當羅伯的保鑣。」舒爾伯格憶述,羅伯遭槍擊後,他們一行人返回羅伯酒店房間,格里爾傷心又自責,認為全是他的過失。「格里爾倒臥床上,雙眼反白。」舒爾伯格說。

 今年三月舒爾伯格接受英國《獨立報》訪問時,仍然精力旺盛,仍然喜歡談政治。提到當今的美國政府時,95歲老人說,「美國有非凡能力去糾正自己。奧巴馬的勝利,證實了我的信念。美國經過一段黑暗日子後,自有內在能力去洗心革面,去治療自己。所以,麥卡錫以後,會出現甘迺迪;布什以後,會出現奧巴馬。」

相關新聞
舒爾伯格 他的一生「精彩極了」 (2009-04-17) (圖)
牛津文學節:伊恩.麥克尤恩:母親的心靈教育 (2009-04-17) (圖)
牛津文學節:奧威爾父子情 (2009-04-17) (圖)
英國圖書館沒落 世界知識寶庫困境 (2009-04-10) (圖)
新閱讀調查:不誠實讀者眾多 (2009-04-10) (圖)
大英圖書館 失書非竊書 (2009-04-10) (圖)
孩子吸毒 母親泣血寫書 (2009-04-03) (圖)
以毒入罪 作家禁忌 (2009-04-03) (圖)
大麻毒品 禍害青少年 (2009-04-03) (圖)
我曾經遇見…… (2009-03-27) (圖)
1.我曾經遇見:蒙哥馬利將軍(Marshal Montgomery) (2009-03-27) (圖)
2.我曾經遇見:福斯特(E.M.Forster) (2009-03-27) (圖)
3.我曾經遇見:奧威爾(George Orwell) (2009-03-27) (圖)
我曾經遇見:香港總督尤德爵士 (2009-03-27) (圖)
《舊情》主編說舊情 (2009-03-27) (圖)
突出重圍巴基斯坦英文小說家冒升 (2009-03-20) (圖)
莫欣.哈密 (2009-03-20) (圖)
戴尼亞爾.穆伊努丁 (2009-03-20) (圖)
穆罕默德.哈尼夫 (2009-03-20) (圖)
卡美拉.森絲 (2009-03-2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