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天命
不少人指出中國乃是愛飲愛食的民族,因為但凡紅事白事,總之每當一大班人聚首一堂,便少不了要大吃一餐。如果按這個邏輯思考,中國人原來亦是一個愛錢的民族﹕新年我們會派壓歲錢、結婚及滿月等飲宴的慶祝我們會做人情,就連白事完結後,喪禮的家屬亦會在吉儀內放入少量的金錢給予到來者,所以除了買賣的商業作用外,金錢在中國文化中亦有著一種更深層的特別意義。
了解卜卦的朋友一定知道,遠古的卜卦者在占測時乃是以蓍草作為工具,直到春秋戰國,鬼谷子才創立了現今廣為使用的龜殼及銅錢的卜卦法,說明了早在二千多年前,古人已經認定錢有著與天溝通的通靈作用。壓歲錢的由來,則是源自長輩相信小朋友若不幸遇上侵害人類的「祟」獸,可以用錢將之賄賂,由於「祟」與「歲」諧音,久而久之,便將這些用作保護小朋友的金錢稱為壓歲錢,更進一步演化成帶有驅邪防妖的功效。
根據學者研究,古人最早以貝殼作為交易的貨幣,故此現今不少如「貸」、「財」、「賄」及「買」等與金錢往來有關的文字,仍以「貝」字作為部首,而與甲骨一樣,貝殼當時同樣亦被視為一種可用作占卜、讓巫師與天溝通的聖物。後來貝殼的角色逐漸為硬幣所替代,這大概便是為何金錢會被視作吉祥之物的由來。這種功用逐步使它融入中國文化的紅事白事中,因為除了實際的使用價值外,金錢更能為接受的人帶來驅邪的好運及上天的祝福。
作者簡介
楊天命為香港著名玄學家,多年來致力研究八字、卜卦及姓名學等等中國傳統的預測學。他每年出版的運程書中,自創的八字批命系統,令運程預測變得精準及精細,並連續兩年獲傳媒推選為「最準確的運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