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從沙士到甲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豬流感爆發,歐洲的醫務人員不敢怠慢,一間醫院的醫務人員帶著兩名疑似中招病人往接受測試。

李 寧

 墨西哥爆發豬流感,歐亞非全人類都有被這種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名為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危險。執筆時已有幾十個確診案例的英國,可謂已屬於疫埠,但英國人對疫症的認識和應變,看來卻比不上曾經疫境的香港。上周日在超級市場買菜時,聽到十多歲的英國小兒在似是而非地大談甲流,興奮多於恐懼。說到可能學校要關門停課了,臉上更是難掩高興之情。

 唸初中的兒子回家時告訴我,課堂上操場上,同學們都在討論停課的可能性,他們都覺得又緊張又興奮。高年班的同學,近日正大感5月開始的GCSE會考之壓力。聽說一旦染上甲流,又或者因接觸患者而被隔離,便可以不用考試,直接由老師看平日功課評分。他們都巴不得自己馬上染病,或校內有人染病,可以不用考試,不用上課,天天躺在家裡打機看電視。

 學校可能已經覺察到學生對流感的認知不太對勁,上周特別發了一個通告,要求家長不要亂發訊息,令學生過分焦慮,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讓病毒有機可乘。

未敢忘懷香港的沙士歲月

 談到同學對甲流的反應時,兒子有點自豪地跟我說:「他們都未經歷過疫症蔓延,壓根兒不曉得是怎樣一回事。我和他們不同,我親身經歷了天天量體溫,出門戴口罩,停課兩個月的日子。我還記得那個時候,知道那種感受。」

 是啊,6年前在香港的那一段沙士歲月,港人實在是未敢忘記,也不能忘懷。

 記得疫症初臨淘大花園E座時,電視上看見有些居民三更半夜,拉著大匣小匣,逃難似的搬到親友家中居住。當年的我未經疫境,覺得他們是在小題大做,自己嚇自己。繁華都市21世紀的大都會市民,哪能想到家家數碼,戶戶高清的香港,會成為一個人人帶口罩,病毒滿城飛的疫埠。後來看看資料,才知道流感原來可以很可怕,如1918年的流感大爆發,全球17億人口中有10億人被傳染,最後超過4,000萬人死亡。

 那天在電視上看到久違了的香港前衛生署長,現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的陳馮富珍。她當年在電視上呼籲市民食雞和殺雞,香港人哪能忘得了她。且不論她在沙士時的功過,但能在日內瓦返工,當上世界衛生組織的總幹事,港人卻是與有榮焉。聽著她在全球轉播的記者會上發言,倒也是深入淺出,解釋得十分清楚,說出事情關鍵,再交副手作答,頗有大將之風。但翌日看英國報紙,卻有不少文章認為她是在危言聳聽,一味靠嚇,更有文章指陳太為「末日博士」。和當年未經疫境的我一樣,不少英國人認為她是在小題大做。

英報指陳太為「末日博士」

 瑪嘉烈.陳(陳太的英文名)對英國人來說,仍是比較陌生的名字。有報紙對陳太大起底,指她是搞經濟出身,言下之意,指她是行外人,不懂醫療衛生事。事實上,只要上網一查,便可以找到陳太是唸家政出身,但後來隨夫到加拿大轉行習醫,然後便投身衛生醫療界幾十年的背景資料。當然,把陳太的背景寫成如此這般,才能夠配合指她作大靠嚇的說法。

 也難怪英國人,他們長期住在很少山林瘴氣,氣候相對溫和的海島。這裡夏天沒有令人苦惱的蚊子,大蒼蠅飛得又慢又鈍,易趕得很。至於我最討厭的蟑螂,在英國更是絕無僅有,居住多年從未見過。所以說,對於今次突然冒出的豬流感,一般市民很多都是採取「病毒離我很遠」的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態度。他們認為陳太作大靠嚇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到了流感病毒殺到埋身時,他們的反應便又有點過火了。那天,報上說,12歲女孩被確診的新聞公布後,她的學校裡的同級中一生,恐慌地不斷在奔走大叫:「病毒來了,快掩住你的嘴巴。」校園裡亂成一團。據說,還有一些學校,一出現病毒疑雲,校長便草木皆兵,未有請示有關部門,便馬上停課,後來便遭到指責……。一切一切,似曾相識,因為2003年的香港也出現過很多這樣那樣的沙士故事。

倫敦街頭少見戴口罩者

 和香港這曾經疫境的地方相比,英國人對豬流感的準備好像沒有我們充分。雖然已有幾十宗確診個案,但倫敦街頭,卻見不到有太多帶口罩的人,報章上仍不斷見到「戴口罩其實沒有什麼用」的文章;反觀香港,當只有一宗確診個案時,聽說已是口罩賣斷市,管它是有用無用,起碼戴上後自己感到安全點。

 那天看英國報紙,有一個專題是要大家討論一下豬流感的「好處」。沒有看錯,白紙黑字,寫的確是「好處」兩字。原來英國人的個人衛生意識不強,尤其是小孩子,也不多洗手,什麼也往嘴裡放。初來英國時,看見那些英國兒童的髒法,實在是受不了。

 兒子的同學,很少會天天洗澡,平時書包衣服隨地亂掉。寫字的鉛筆,黑黑的手指頭,也不理會有多髒,都往嘴裡放。小孩子如是,大人也如是,接女兒放學時,便常見那些年輕的家長不停的咬著手指頭,媽媽咬得不亦樂乎,孩子們自然也有樣學樣。

 不過,我慢慢發現,他們的骯髒,其實是建基於他們的清潔。整體來說,英國的衛生條件比香港好,先說公共洗手間,衛生紙常備,平均要比香港的乾淨,大街上也清潔得多。衛生條件好,加上很少山林瘴氣,人們對病菌的危機感也低得多。所以說,專家們指今次甲流可以提醒國民要注意個人衛生,其有效程度可能勝過花費千萬鎊的宣傳教育,從此角度看,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新聞
百家廊•從沙士到甲流 (2009-05-21) (圖)
翠袖乾坤•黑袍假髮 (2009-05-21)
海闊天空•文化阿瑟王高信疆 (2009-05-21)
琴台客聚•甩釘行枷 武松脫扣 (2009-05-21)
杜亦有道•新店舊思 (2009-05-21)
師人物語•教育制度的勝利 (2009-05-21)
獨家風景•實力派抬頭 (2009-05-21)
百家廊•創意教育的起點 (2009-05-20) (圖)
翠袖乾坤•古巨基跳槽自摑五巴掌 (2009-05-20)
娛視觀•南京叫人太沉重 (2009-05-20)
琴台客聚•思念大海的耳朵 (2009-05-20)
生活語絲•兩岸關係是決定性的 (2009-05-20)
思旋天地•金 句 (2009-05-20)
路地觀察•不能國際的小機場 (2009-05-20)
百家廊:兩個韓國女孩 (2009-05-19) (圖)
作者簡介 (2009-05-19)
翠袖乾坤:流感與外交 (2009-05-19)
琴台客聚:夜觀天象 (2009-05-19)
海闊天空:敬業樂業隨處見筍工 (2009-05-19)
思旋天地:珍惜所有 (2009-05-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