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健康派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頭痛莫再拖 中西合璧解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金融海嘯猛然襲擊,令許多打工仔頭痛不已。

文:鄭雯欣 攝:鄭雯欣(部分)

 香港人一向是工作狂,超時工作早已是等閒之事,近年發生了金融海嘯,裁員減薪之聲不絕,也令打工仔增添許多壓力,甚至成為經常性頭痛的誘因。最近有機構對在職人士進行頭痛指數調查,發現香港打工一族的頭痛情況非常普遍,當中更發現港人忍痛時間偏長。其實,頭痛看似小病,但長期忍痛只會令情況惡化,甚至影響工作表現,不如及早尋找合適的治療方法,精神抖擻,才可在職場上拚搏。

 香港人最常見的頭痛是壓力性頭痛,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李宏逸指出:「壓力性頭痛在香港十分普遍,是一種常見的都市病,主要與精神壓力有關,屬緊張性,因肌肉過分繃緊而引起隱隱作痛。頭痛的位置為整個頭部,連頭皮都會痛,太陽穴或頸背部也受影響。痛楚可以是陣發性、個別事件,但亦有人是長時間的、經常甚至每天出現,而患者通常有失眠、情緒焦躁等情況,若沒有適當治療,將影響患者的社交及工作表現。」

 長忍頭痛治理意識低

 頭痛其實很普遍,但一般人是否第一時間尋法醫治,又或自行服食止痛藥,這又未必。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就港人頭痛指數的調查發現,香港上班一族平均忍痛超過2小時(129分鐘)及痛楚程度高達6.5級才服食止痛藥,相較加拿大平均忍痛約1小時及5.2級痛楚後服食止痛藥,忍痛時間偏長,也反映港人對適時治理頭痛的意識較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教育總監崔俊明表示:「很多人沒有適時治理頭痛是因為對止痛藥存有一定的誤解,主要是憂慮止痛藥會積聚於體內,或者擔心長期服用會減弱止痛效果。」

 撲熱息痛安全性高

 專為治療頭痛的藥物主要分三大類,一是鴉片類、二是含有阿士匹靈的藥物,三是一般市面上最常見的止痛藥──撲熱息痛(Acetaminophen/Paracetamol)。崔俊明指,第三款的藥理跟前兩者完全不同,其安全性甚高。「大約97%至100%的撲熱息痛會在服食後5至15小時內自然排出體外。有些人擔心長期吃止痛藥會「食純」(即發揮不出藥效),又擔心藥會傷胃、影響肝腎,其實即使長期服用,止痛效果也不會減弱,也不會傷害腸胃,甚至可以空肚服用,相反其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例如阿士匹靈,則容易傷害胃部。」

中醫角度不榮則痛

 有些人很抗拒吃西藥,雖然治療效果較快,但總認為多吃藥是沒益的。其實,中醫也有談及頭痛的因由及一些簡單的保健及治療方法。彭明慧中醫師稱,在中醫的角度,頭痛的原因是「不榮則痛,不通則痛」,「中醫學認為人體內的五臟六腑清陽之氣能上達頭部,大腦因而獲得滋養。而人感到痛頭,一是相關臟腑經絡得不到滋養,形成中醫學上的「虧虛」;另一是指經絡不通暢,即「阻滯」,影響頭部氣血的供應,導致病理上的頭痛。」

 壓力情緒與肝有關

 想有效醫治,還得了解疼痛的位置、程度及性質,以位置來說,頭一側或兩側顳點痛(偏頭痛),主要反映膽功能失調,還伴有口苦嘔吐、腹部脹滿、消化不良等。另一是,頭頂疼痛,主要是肝所引起的,肝的功能除了主理血外,還會影響情緒,因工作壓力而引起的頭痛與肝的關係最為密切。而痛楚的性質如隱隱作痛為虛、脹痛為氣滯、刺痛為血瘀等,醫師因這些表徵而作適當的治療。彭醫師稱較常見的是氣血兩虛(頭痛而暈,時發時止,遇勞加重)、瘀血阻滯(感覺頭痛如錐刺,痛處較固定,病期較長,常伴有面色晦),及痰濕阻竅(因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情緒容易牽動等,身內的濕氣不斷積聚,形成痰)。

 按穴位紓緩頭痛

 日常頭痛若屬輕至中度,其實進行一些穴位按摩,甚至進食一些保健的湯水,也可達紓緩之效。彭醫師介紹幾個簡單的穴位按摩:「若是感到前額痛,可在印堂、合谷、陽白穴按壓,兩側痛則按百會穴;後頂痛則按頸後的風池穴及外關,按時只要感到脹、輕微痺即可,這代表已行氣,經絡已有影響。」

相關新聞
頭痛莫再拖 中西合璧解困 (2009-05-21) (圖)
紓緩頭痛的湯水:川芎白芷天麻魚頭湯(4人份量) (2009-05-21) (圖)
田七准山圓肉杞子湯(4人份量) (2009-05-21)
穴位按摩 (2009-05-21) (圖)
穴位按摩 (2009-05-21) (圖)
穴位按摩 (2009-05-21) (圖)
健康營人:吃出健康 —— 茶樓點心篇 (2009-05-21) (圖)
小知識:濕疹解構(五) (2009-05-21)
Health Tips:燙傷塗豉油可減痛楚? (2009-05-21) (圖)
健康瘦身至fit體態迎夏日 (2009-05-14) (圖)
中醫學角度看濕疹——濕疹解構(四) (2009-05-14)
Health Tips:眼皮下垂勿輕視 (2009-05-14) (圖)
健康營人:茶樓點心 危機重重 (2009-05-14) (圖)
定期體檢 為媽媽健康把關 (2009-05-07) (圖)
更年期後.身體急速變化 (2009-05-07) (圖)
柏氏抹片.預防子宮頸癌 (2009-05-07) (圖)
40歲後.宜選X光造影 (2009-05-07) (圖)
家族病史.檢查首考 (2009-05-07) (圖)
關節特稿:生化能物質 紓緩痠痛 (2009-05-07) (圖)
敷貼方便 疼痛即消 (2009-05-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健康派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