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來自斯德哥爾摩的港芭新總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區美蓮與港芭排練。攝影:Conrad Dy-Liacco

文:尉 瑋  圖:香港芭蕾舞團提供

 今年初,香港芭蕾舞團(港芭)首席舞者梁菲突遭解僱,成為了一時討論焦點。4月末,港芭與梁菲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梁菲將以客席藝人身份參與香港芭蕾舞團的表演,事件似乎終於逐漸平息。加上港芭三月發表消息,指將委任前瑞典皇家歌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區美蓮(Madeleine Onne)為藝術總監(職務於2009年5月正式開始,任期為三年),舞團似乎踏上新的旅程。

 在區美蓮的辦公室中,記者訪問了這位身材苗條、神采飛揚的迷人女性,從斯德哥爾摩到香港,才兩個半星期的時間,她似乎已經習慣了這裡的一切。

 區美蓮1984年成為瑞典皇家歌劇院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蹈員,2002-2008年間,擔任該團的藝術總監。在此之前,她於1996年成立了Stockholm 59 Degrees North,集合十五位卓越的瑞典皇家歌劇院芭蕾舞團的舞者,於世界各大舞蹈和藝術節巡迴亮相,演出頂尖現代芭蕾作品,廣受好評。

做總監就像養育孩子

文:在瑞典皇家歌劇院芭蕾舞團擔任藝術總監的六年中,妳覺得最重要的經驗是甚麼?

區:做總監就像是養育一個孩子。在沒有懷孕之前,你以為你知道得一清二楚該怎麼去養一個孩子;但當你真的成為母親的時候,你會發現沒有一樣東西符合預想。做總監也一樣,當我還是一個舞者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完全知道該如何做一個舞團的總監,而當我到達那個位置的時候,發現事情完全不一樣!我想我最大的得著就是了解了這個「真相」。另外,當我是舞者的時候,我經歷過七任總監,我想,作為總監,重要的是不要操之過急去改變太多,而要嘗試去感覺和觀察,慢慢來。我到了香港兩周半,現在在做的就是觀察、感覺、聆聽,然後再去做出決定。如果一開始就專斷地說:我要這樣,我要那樣。其實就失去了聆聽意見的機會。舞團中,最重要的是團隊的合作。

文:從一個成功的舞者到一名成功的總監,妳的秘訣是甚麼?

區:嗯……有很多因素都在起作用。比如時機,以及你身邊的人。其實,一切都是關於人性,你需要去學習如何和不同的人相處並達成目標。在瑞典,最大的問題是舞者擁有著「終身合同」,但是總監沒有。所以如果舞者不喜歡總監,他就要出局,而舞者留下。而在香港,情況有些不同。但聆聽仍然重要,要意識到你也有自己所不了解的東西。觀眾不斷改變,世界不斷改變,你不能總用一個概念希望它放之四海而皆準。

文:說到人和人之間的化學作用,妳怎麼和那些頂尖的舞者合作,她們很難應付嗎?

區:哈哈,其實,最閃亮的舞者反而是最容易去相處的人,因為要到達那個頂端,意味著她曾經付出艱苦的努力。但在舞蹈界來說,真正的「女神」是很少的,因為路途太艱苦。其實,有時反而是低一點程度的舞者,更難應付。

一個理想的芭蕾舞團

文:這是否因為多年跳舞的經驗,使你更加明白舞者的?

區:絕對的。舞者的世界是很殘酷的,很少人能夠倖存。在這裡,沒有甚麼絕對的公平,也許,只是因為那個編舞喜歡你,或者不喜歡你。就算兩個有一樣水準的女孩,也許編舞更喜歡深膚色的女孩、高的女孩,而你比較矮小,比較白。這和你好不好沒有關係。另外,有些人身上就是有那種神奇的特質,哪怕放她在角落仍然吸引你的眼神;有些呢,就算聚光燈打在她的身上你也仍然看不見。你能怎麼解釋這些呢?有些人就是被那種特殊的氣質包圍著,這不是可以刻苦去經營的,是天生的。

  所以,在合適的時間、在合適的地點是很重要的。我是幸運的,當我19歲時,他們找人跳《羅密歐和茱麗葉》,我是舞團中最年輕的,所以被選上了。當然才能也不能忽略,這就是我的幸運。舞者世界的殘酷還在於舞者的身體,某天你還在雲梯的頂端,另一天你就受傷了,需要休息整一年!那些痕跡留在你的身體中,與你共度每一天,慢慢變成一種威脅。但舞者也是最認真、最富有激情與感性的,每個人都努力刻苦,希望到達頂端。當你熬過這一切,經歷過所有的挫折和傷痛,你自然會明白這些人為甚麼有時會情緒激動或者沮喪。

文:那麼,在你心目中,一個理想的芭蕾舞團是怎麼樣的?

區:也許我們需要向體育界學習,最算是最閃耀的足球明星,仍然要為自己的團隊效力。有時,舞者們會忘記,宮廷芭蕾(Court Ballet)其實是最重要的。你可以買一個芭蕾明星去跳皇后,但一個完美的宮廷芭蕾是大家一起呼吸,完美協調地共同移動。但你問舞者,他們很少會說自己想跳宮廷芭蕾,他們更願意選擇跳獨舞的角色。但為甚麼一個足球隊會向前?因為大家說:為了隊伍,我們會贏;而不是我會贏。

港芭要有「香港身份」

文:又是甚麼吸引你來到香港的呢?

區:我喜歡這裡,在瑞典皇家歌劇院芭蕾舞團到中國演出後我自己留了兩周度假,和家人去了澳門、香港、新加坡等。之後我們覺得真的喜歡香港。我之前曾經去過泰國,也很喜歡,但我不會選擇在那裡長住。這裡不同,它是城市,甚麼都有,就像紐約,但是有亞洲風味,當然,和好的食物。我也喜歡這裡的節奏,我想我的節奏並不是那麼「瑞典」,我總是覺得那裡事情都進展得太慢了,在這裡我反而感覺在家。

文:那邊的舞者是不是也很不一樣?

區:對,她們經過三年的試用期就會享有終身的舞者合約,在44歲前都不能被解僱。所以,你可以在家裡生小孩,享有每個孩子450天的假期,你可以和丈夫分享一切,將很大的精力留給家庭。而在那段時間裡面仍然有百分之八十的工資。經營這樣的芭蕾舞團是很特殊的經歷。

文:那香港的待遇和環境是不是有點太殘酷了?

區:不,我想這取決於管理層是否會誤用這些規則。舞者是最敏感的藝術家,有著需要去仔細關懷的身體,如果可以做到這點對雙方都是好的。我相信香港芭蕾舞團的管理團是可以做到的。

文:你對港芭的印象如何?對舞團劇目的安排有沒有甚麼想法?

區:我之前沒有看過他們的演出,但是看過很多的資料。這些舞者的質素都很高,他們的技巧、外貌、身體都很棒。劇目的話,每個總監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在瑞典,我們獲得政府百分之百的支持,所以敢於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例如可以去買很多新芭蕾劇目,就算門票賣得不好也無所謂。但在這裡,如果票房不好那將會是災難,所以我們要很謹慎。我覺得去創造香港芭蕾舞團自身的「身份」十分重要,這樣也會產生吸引力,讓世界各地有興趣邀請香港芭蕾舞團到他們的國家去表演。當然,這要許多時間來進展,但這就是我的目標。

文:甚麼是香港芭蕾舞團的「身份」?

區:它應該擁有為它度身定做的劇目,國際與本土的編舞家們共同合作。如果我們用國外的編舞,則應該包括本土的設計師來參與製作。總而言之,在團隊中應該總能見到中國名字,這就是特別的地方。如果不行,也應該包括本地觀眾可以認可的元素,反正是一些感覺上香港的東西。

文:在委約編舞家創作新作品的時候,你首要考慮的要素是甚麼?

區:在這裡,我偏向尋找利用古典技巧的編舞家。世界上很多現代芭蕾舞團發展出現代芭蕾的藝術形式和技巧。為了不讓古典芭蕾消失,我想我們有責任去保存這些技巧,特別是足尖技巧,然後將這些在新的作品、新的音樂去發展,不然的話,現代芭蕾將取代古典芭蕾的位置。舞團的巡迴演出也對新委約作品很重要,編舞會更加願意投入去做一個可以到各地、而不只是在香港演出的作品。巡迴對舞團也很重要,舞者需要面對新的觀眾,增加表演的機會。

相關新聞
來自斯德哥爾摩的港芭新總監 (2009-05-24) (圖)
遊.藝.園:日本畫風的西洋畫:藤田嗣治的法國生活 (2009-05-24) (圖)
點評集:王惠然講「母語」不講「外語」 (2009-05-24)
活動推介:海豹劇團三十周年鉅獻《深閨大宅》 (2009-05-24)
《深閨大宅》送票回饋劇迷! (2009-05-24)
曾文通 空.舞台 (2009-05-17) (圖)
曾文通作品: (2009-05-17) (圖)
曾文通作品: (2009-05-17) (圖)
曾文通作品: (2009-05-17) (圖)
香港舞蹈團《帝女花》 (2009-05-17) (圖)
黎海寧舞蹈作品 (2009-05-17) (圖)
古今多少事,都付樂聲中 (2009-05-17)
點評集:解構出另一種美 (2009-05-17) (圖)
活動推介:令人大笑開懷的法國偷情戲寶《橫衝直撞偷錯情》 (2009-05-17)
香港藝術發展獎 反映了甚麼? (2009-05-10) (圖)
遊•藝•園:梅瑞雷斯與情熱生活矛盾 (2009-05-10) (圖)
點評集:不夠美麗的「美麗聯繫」 (2009-05-10)
活動推介:玻璃樂 (2009-05-10)
貓你看了嗎? (2009-05-03) (圖)
迪麗雅.漢娜 (2009-05-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