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信 台灣政治評論員
高雄市長陳菊訪問北京、上海,即將造成兩岸關係「由量變到質變」的發酵作用。由台灣的民調顯示,至少有六成的民眾支持陳菊的做法,儘管有「台獨基本教義派」的情緒反應,但絕大多數民進黨立委、縣市長均持肯定態度,民進黨中央雖然仍然審慎的在做後續觀察,既然主流民意已有正面意向,民進黨料將會有盡一步的「綠燈」措施,也就是會默許黨員赴大陸訪問,比如已表態有意赴大陸訪問的呂秀蓮就是下一個指標。
民進黨應與時俱進
民進黨已到了非作重大改變不可的狀態了,一是陳水扁的切割問題,二是大陸政策的改變。「成也水扁,敗也水扁」,是陳水扁的當選總統而使民進黨執政八年,但也是陳水扁的貪腐而使民進黨形象墮入谷底;陳水扁曾是民進黨的權力推進器,也是揮之不去的上空幽靈。民進黨在野一年以來,努力地與陳水扁「柔性切割」,但始終「切而不割」,哪怕在五一七遊行前夕,為了避免「挺扁派」鬧場,黨主席蔡英文都要去看守所「面聖、磕頭」,藉看望陳水扁安撫「挺扁派」之不安。五一七遊行雖以和平、理性收場,但「挺扁派」能否掌握「關鍵少數」威逼黨中央,雖然已邊際效應遞減,但陳水扁若未來交保獲釋,仍然是蔡英文必須面對的頭痛問題。
更重大的是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已到了非轉彎不可的態勢。由國共論壇所營造的對話平台,帶動了三次海基、海協兩會協商,馬英九在兩岸政策上頻頻得分,彌補了金融海嘯下民意流失之不足,最近股市的回春,至少帶動了民心的樂觀遠景。民進黨一年來採取「逢中必反」策略,立法院黨團極盡議事杯葛之能事,只要涉及大陸事務,必然大張旗鼓「焦土抗戰」到底。然而,擔當行政事務的民進黨籍縣市長基於理性務實,卻不得不面對「中國崛起」這項事實,陳菊的大陸之行,正是民進黨「務實派」抬頭的第一步,後面如果沒有民進黨的認可,是絕對不可能成行的。
英國工黨在一九七九年失去政權,整整花了十九年在野,才在一九九七年再度執政迄今,工黨前黨魁金諾克用十年進行黨的改造,改變黨的意識形態與公共政策,壓制基本教義派的反撲,說服民眾接受「新工黨」,才有繼任者貝理雅、白高敦的先後出任首相;金諾克改造的工黨如此,民進黨也面臨類似的困境。陳水扁的幽靈仍然在民進黨上空徘徊,使民進黨左支右絀;陳菊的「破冰之旅」,目前止於「測水溫」、「看風向」階段,民進黨中央的後續作為,勢將打破國民黨壟斷兩岸關係的局面,使未來兩岸形勢產生質變。「凱撒渡過盧比克河」,飛象已過河,就看民進黨中央下一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