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促進社會凝聚 推動香港發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28]     我要評論

薛 岩

 社會凝聚與政治穩定、經濟增長密切相關、互相依存。一個四分五裂的社會除了走向沒落衰敗,不可能有別的前途。香港各界當超越私利私慾,以促進社會凝聚為己任,適當調整自身訴求,全面、公正地思考本港未來發展路徑。如此,乃香港之大幸、百姓之大福!

 近幾年,「社會凝聚」在國際議程中使用頻率非常高。該概念探討是什麼將個人聚合在一起從而形成社會團結的基礎。對社會凝聚的詮釋很多,其中歐盟的定義受到廣泛認同,即「一個社會保證其所有成員的福利、使差異最小化和避免兩極分化的能力。凝聚的社會是通過民主方式追求共同目標的個人組成的相互支援的共同體。」該定義揭示了社會凝聚的三要素,即有無達成共同目標、是否遵循民主方式、能否盡量縮小貧富差異。

 社會凝聚度之高低直接關乎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否保持政治穩定,關乎經濟增長前景,值得香港各界予以更多關注。筆者認為,無論是抵禦金融危機的短期需要,還是推動各方面事務發展的長遠考量,香港都亟待促進社會凝聚,否則就只能在內耗中不斷錯過良機,日漸喪失競爭力而枉自嗟歎。

構建共同目標

 一個社會若就重大發展目標無法達成共識,必然走向四分五裂。經濟層面,香港各界都已認識到,必須改變過度依賴金融業的狀況,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多元化及升級轉型,進一步深化與內地合作,為香港經濟再度騰飛指明了路向。但在政治層面,如何加強對「一國」的認同、如何達至雙普選這兩件事項至今仍存分歧乃至紛爭,對香港市民形成很大困擾,嚴重妨礙社會凝聚。

 香港回歸已過10年,但反對派對國家的歸屬感十分缺失。每年「七一」,反對派都費盡心力組織示威遊行,將參與人數視為與特區政府和中央對抗的籌碼。誠然,示威遊行是民眾合法的權利,但反對派刻意將時間挑選在回歸紀念日,且全無慶祝回歸祖國的行為表示,就難免讓人質疑其對國家的感情。政見可以不同,愛國應該一致。筆者敢問,從今年起,反對派能否把國家民族大義置於政治歧見之上,「七一」時上街歡慶回歸,示威則改在他日?倘能如此,至少在形式上將顯示反對派對「一國」的認同,香港社會凝聚才具備最基本的必要條件。

 另外,全國人大確定2017年普選特首及2020年普選立法會議員的決定得到香港逾70%民眾支持,反對派卻罔顧主流民意,執拗堅持2012年雙普選,刻意挑動社會紛爭。若他們能夠尊重「服從多數人意願」這一基本的民主原則,及時改弦更張,對促進香港社會凝聚無疑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遵循民主方式

 反對派口口聲聲標榜追求民主,但其採取的手段往往與此背道而馳:踐踏主流民意,干擾政改進程;在立法會掟香蕉、爆粗口,破壞議事規則;力撐民間非法電台,肆意破壞構成民主基石的法制秩序;偏袒陳方安生十成按揭事件,黨同伐異、顯失公平……。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皆屬於打著民主旗號反民主的不良行徑,引發諸多紛爭對立,極大惡化了社會氛圍。過程已經走偏,怎能指望孕育出好的結果?難道反對派追求的只是「惡質民主」嗎?

 近鄰泰國政局混亂,究其根源,即是政黨為了實現政治目的不擇手段、背離民主方式所致。泰國政黨完全無視合法選舉的效力,不懂協商、妥協,只想達成自己所願而不顧他人意慾,熱衷於街頭抗爭,使得原本和諧的泰國社會被撕裂成涇渭分明的兩大對立陣營,其經濟支柱旅遊業也受到嚴重衝擊,祥和寧靜不復存在,民生改善大受影響。前車之鑒,香港豈能不引以為戒?筆者在此奉勸反對派要珍惜香港目前的穩定局面,從有利社會凝聚出發,尊重主流民意、遵從民主正道,行事切不可偏執過激、喪失理性。金融海嘯這一外災尚在肆虐,本港內部實不該再添人為的紛亂。

縮小貧富差異

 貧富懸殊及由其產生的不平等、相互排斥導致社會分裂和民眾離心離德,極易引發社會衝突,嚴重制約經濟增長,並危及政治、社會、文化等其他領域的進步。香港產業結構嚴重失衡,金融資本主義下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低工資人群的工資指數比十幾年前還要低,衡量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則高達0.533,與非洲、拉美相近。聯合國人類居住委員會公佈的「2008-2009全球城市現況報告」顯示,香港已成為亞洲財富分配最不平均的城市,不禁讓人瞠目結舌。

 特區政府有必要把縮小貧富差異放在公共議程的前列位置,通過積極作為減輕兩極分化。第一,全力推進最低工資立法,保障草根階層的基本權益;第二,促使《公平競爭法》盡快通過,保證所有市場主體的平等機會;第三,大力推動產業結構多元化,復興香港製造業,擴大就業;第四,將公共資源支出更多向弱勢群體傾斜。5月26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佈新一輪總值168億的紓困措施,其中包括政府代公屋租戶繳交2個月租金,綜援、高齡津貼及傷殘津貼金額額外多發1個月等,令到大多數基層人士受惠。這一扶困濟貧的思路非常正確,有利於彌補兩極分化導致的缺陷、增進社會和諧,希望特區政府今後堅持奉行。

 縱觀世界各國與地區的發展史,可以清楚看到,社會凝聚與政治穩定、經濟增長密切相關、互相依存。一個四分五裂的社會除了走向沒落衰敗,不可能有別的前途。香港各界當超越私利私慾,以促進社會凝聚為己任,適當調整自身訴求,全面、公正地思考本港未來發展路徑。如此,乃香港之大幸、百姓之大福!

相關新聞
促進社會凝聚 推動香港發展 (2009-05-28)
用好用足「九二共識」 (2009-05-28)
發展創意藝術村 (2009-05-28)
香港的日子不太難 (2009-05-28)
責任在誰身上? (2009-05-28)
炫富之風不可長 (2009-05-28)
立法會議員職責何在 (2009-05-28)
議員赴內地訪問的定位 (2009-05-27)
香港應把握兩岸互動機遇 (2009-05-27)
朝鮮核武化一意孤行 (2009-05-27)
免租免差餉助基層紓困 (2009-05-27)
可超日也可超美 (2009-05-27)
大樹倒塌 官僚之過 (2009-05-27)
為了香港的未來 (2009-05-26)
最大規模跨區軍演傳遞的信息 (2009-05-26)
港滬均應有正確定位 (2009-05-26)
香港港口業務面臨挑戰 (2009-05-26)
任總亡羊誰來補牢? (2009-05-26)
保健應持平常心 (2009-05-26)
搵珠三角商機 促創新型復甦 (2009-05-2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