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市場人士指,在有充分證據顯示經濟開始復甦時,新興市場將提供強勁回報。 資料圖片
——美歐過量發債美元偏弱 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市場
本報記者 林德芬
環球股市踏入4、5月,受到利好消息刺激,加上投資者對金融業以至整體經濟前景轉趨樂觀,刺激環球股市紛紛止跌回升,加上美元轉弱,游資四圍亂竄,究竟下半年投資策略該何去何從?有市場人士指,看好下半年新興市場基金,亦看好本港股票基金,並指在有充分證據顯示經濟開始復甦時,新興市場將提供強勁回報。
據基金追蹤機構EPFR Global資料顯示,截至6月3日的一周,新興股市基金共吸引37.9億美元資金,並以亞洲(日本除外)市場為主,共佔15.4億美元,而環球新興市場基金則錄得10.7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據資料顯示,台股基金該周錄得1.92億美元淨流入,印度更錄得1.99億美元淨流入至55周高位。相反,內地基金的追捧於過去兩周內已變得較為溫和。此外,拉美股票基金同期錄得10億美元資金流入,而歐洲、中東及非洲市場漲幅則為2.3億美元。
指數今年升38% 跑贏全球
事實上,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年內迄今淨流入達261億美元,已連續13周錄得漲幅,而MSCI新興市場指數年內迄今漲幅已達38%,跑贏MSCI環球指數的7.3%漲幅。其他基金方面,貨幣基金及已發展國家股票基金均錄得淨流出,前者淨流出金額達227億美元。EPFR表示,市場經已漸將焦點放於已發展市場的過量發債之上,而發債將會影響美元、日圓及英鎊等避險貨幣的長線走勢。此情況趨使投資者將資金投放於新興市場、商品及能源基金上,而且是愈大的市場愈好。
根據晨星(亞洲)資料顯示,金磚四國股票基金在過去3個月及本年迄今分別錄得67.52%及53.12%的回報。
新興經濟體 全球貢獻續增
施羅德投資新興市場股票主管Allan Conway發表文章指出,新興經濟體系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推動力量,預期新興市場將帶動全球經濟復甦,預期新興國家的經濟增長仍將較美國高出3%以上。在未來多年內,新興經濟體系對全球增長的貢獻預期將達到70%至75%。
Allan Conway指出,過去10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揚127.1%,遠優於MSCI世界指數下跌的10.6%。總括而言,該行認為現時的反彈並不意味着新一輪牛市的開始,而且預期市場仍面臨短期波動,但新興市場的估值低於過往水平,投資者持有量偏低。因此,有充分證據顯示經濟開始復甦時,新興市場將提供強勁回報。
新興市場經濟或優於預期
霸菱基金銷售部主管李錫富則指,該行下半年繼續看好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尤其是金磚四國包括巴西、中國、印度及俄羅斯,去年這些地區股市的跌幅比較大,即使今年受到金融海嘯衝擊,新興市場亦無法倖免,但經濟衰退的情況沒有市場預期的差,該行看好今年新興市場的表現。
港股打破「五窮」宿命,在5月單月急升17%或2,650點。李錫富指出,該行亦看好本港股票基金,因內地公司的股份佔港股的比例日漸增加,料亦將受惠於內地經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