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點評集:是個體也是眾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14]     我要評論

——談《日出》(澳門革新版)

文:陳國慧

 對《日出》是並不陌生的。在我那年代的中國語文科目裡,它是唯一一個要唸、要分析的劇本。課本作了容易切入解讀的選段,因而往往對陳白露、潘月亭,和其他人物如李石清、黃省三等一眾人在大都市的愛慾利誘中迷失、沉淪,或在生活底層掙扎的想像,很容易地落入政治正確的框架中。

 然而《日出》所要揭露的弔詭,是人在城市高度發展、消費主義橫流的暴力流向下,偏偏反思和覺醒是有必要變得微小的;大敘事、大論述概括了很多所未見的、隱性的可能,而微小之所以必要,是靈動地提供了更多面向的呈現,找到更多切入的空間。曹禺在寫《日出》時,想及是否要用《雷雨》的格局來鋪陳,帶來的震撼、顛覆、衝擊,都是很有動力且別具能量的心靈迴響和文化反思。只是劇作者連自己都覺得那種結構是「太像戲了」;技巧的洗煉一方面展示了其功力,卻也更見斧鑿的痕跡。

 於是《日出》的參考點是契訶夫,他的《三姊妹》、《櫻桃園》、《凡尼亞舅舅》等都取態一種淡薄的呈現;沒有宏大的敘事架構,時間的流動和人物的日常被「如實」地置放在舞台上,從來沒有直面過的生活一旦被淡然而不動聲色地浮現,所帶來的悸動卻是沒法與之割離的——正因其日常而貼身的蒼涼。《日出》中陳白露雖然是「主人翁」,但她亦只是大都會中的芸芸一人,她和潘月亭、李石清、黃省三甚至是小東西都沒甚分別;微小的她(們)的自覺即使是存在,也無法以逆向的方式面向主流:「太陽升起來了,黑暗留在後面,但是太陽不是我們的,我們要睡了」。因此以「眾生相」展呈、沒有誰是主角而人人都可以是任何人,是劇作者的想法;而這些「人人」的代表意義,正在於這些微小而日常的省思,是必然要在社會中出現而且被點點凝聚,那我們才有活下去的可能和勇氣。

 如此,於四月底在澳門文化中心上演的《日出》(澳門革新版),在處理上便呼應了劇作者的想法。這個「《日出》計劃」由香港的「進劇場」引領澳門的劇場工作者透過一系列的工作坊探索《日出》原文本,並通過再編、再作的方式重新在澳門這個社會脈絡下被檢視並演繹之。導演及劇本創作陳麗珠打破了原來文本的結構,拆解了陳白露、方達生和潘月亭幾個角色之間的心理互動和存在狀態,加上對之的當下想像,和套入學員對身邊的人事與原文本可以產生的可能性,令文本和原來的角色變得更為立體。

 台上多個行屍走肉的陳白露,即若是在外表上透露了角色原來「設定」的某種典型;但潛挖她在自己的選擇中既掙扎又「享受」的存在矛盾時,演員們交替互相詰問、審視和質疑:「是甜、是苦?」、「哪兒有自由?」演員共同掌握一個角色,但由不同氣質的介入帶動思考,使陳白露更多的面向得以展示,令人無法單一地用「同情」便處理掉隨之而來的不安。同樣,潘月亭也是「多面睇」的;他們是個體,也是眾生。是次理性、抽離的處理,一方面發掘和發展出《日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這群演員在演出經驗、表演能量、身體掌控上的落差,雖是顯見但亦因為多層面的切割而變得較能夠計算。然而,也許是角色的某種典型性,陳白露(們)的「痛苦」仍然要透過尖叫狂言、激烈情緒來表達;只是向外的力度過強便不免失諸向內探究的可能。

 而力度過強亦出現在佈景的處理上,大鳥籠的牢獄意象固然是明顯的(也有人想像成澳門葡京);同時籠中刻意鋪墊石塊,令每次進入這個空間的動作都必然激起石塊互碰的響聲,其不安又暗啞道盡蒼涼,也因此被賦予了意義。然而,這種意義並沒有完全體現在演員處於籠內的狀態裡。當演員和觀眾,因為進入這個空間的聲音太響而不能忽視之,籠內的狀態便難以和籠外的相乎,而事實上正是相異才有內外之分的需要。可是目前最耐人尋味的,是未見太大的相異;因此響聲的意義空洞而徒然變成雜音,和那些尖叫狂言相應。然而,這群角色的相遇,亦不過是一種在大都會「萍水相逢」的湊興;痛,正是他們在默默擔承生活,和命運。

相關新聞
創意文化時代的LV (2009-06-14) (圖)
讚頌趙無極:展覽與欣賞的再發掘 (2009-06-14) (圖)
點評集:是個體也是眾生 (2009-06-14)
活動推介•墨變—陸春濤新作展 (2009-06-14) (圖)
華麗上班族的回旋 (2009-06-07) (圖)
華麗上班族 (2009-06-07)
王耀慶:漂亮的Jack Black (2009-06-07) (圖)
點評集:《天鵝湖》—「經典中之經典」? (2009-06-07)
活動推介:錢國偉敲擊樂工作坊 (2009-06-07)
嚴迅奇的中國寶盒 (2009-05-31) (圖)
世界著名歌劇院高峰會議在京舉行 (2009-05-31)
點評集:《下一秒.案發現場》——清新可喜的美點雙輝 (2009-05-31) (圖)
活動推介: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 (2009-05-31)
來自斯德哥爾摩的港芭新總監 (2009-05-24) (圖)
遊.藝.園:日本畫風的西洋畫:藤田嗣治的法國生活 (2009-05-24) (圖)
點評集:王惠然講「母語」不講「外語」 (2009-05-24)
活動推介:海豹劇團三十周年鉅獻《深閨大宅》 (2009-05-24)
《深閨大宅》送票回饋劇迷! (2009-05-24)
曾文通 空.舞台 (2009-05-17) (圖)
曾文通作品: (2009-05-1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