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寫我遊情‧鄉里會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7-24]     我要評論

遨 天

 我曾到過多個國家的唐人街,包括美國大城市的唐人街(China Town)。我觀察到唐人街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在那個海外國家,唐人街上都有很多會館。甚麼福建會館、廣東會館、寧波同鄉會、四邑同鄉會等分別來自潮州、福建、海南、上海、廣州等不同方言地方的會館。看似平常,但這現象令我不無感觸。

 我想,澳洲人在其他地方生活,不會有所謂甚麼西澳洲同鄉會或新南威爾斯同鄉會,更不用說悉尼會所了。美國人只會設美國會所,不會有所謂的紐約會所、加州或新澤西會所等組織。日本人亦如此,僑民只會成立日本會,不會有大阪會、九州會那種地方組織。

 作客異鄉,自己人的數目已不會太多,何以早一代中國人還要以鄉族去細分你我?我相信出現此情況是因為中國人所用的方言太多,不同鄉省的方言分別很大,即使同是廣東省,來自惠州的不能聽明白台山話,又不會了解潮州話,互相難以溝通。曾有一北方朋友聽着我們香港人在自顧自地說廣府話,皺着眉頭表示:「唉,對於我來說,你們與外星人說話沒啥分別,都聽不懂。」可見,雖來自同一個國家,但席上當有人說着自己不明白的家鄉話,大家都會顯得不自在。

 所以我認為國民教育以推廣同一語言(普通話)為主十分重要。不同地區的人有着不同的口音也不重要,最重要大家都習慣用同一種語言溝通。

 其實語言是有它的團結或分散力量的,以加拿大為例,說法語的魁北克省民都像自成一族,與其他地區以英語為主的加拿大人總有點格格不入,有一段時期還要求獨立呢。

 成功的例子首推新加坡,以英語統一了馬來裔、印裔及華裔多個族裔,而且令來自不同鄉族的華人都能講華語。在華人家裡大家可自由地應用自己的方言,但當地的電視及電台廣播卻從來沒有中國的方言,中文廣播一律只有「華語」。他們的成功,正好證明語言統一的重要性。

 這令我想起舊約聖經內有關巴比塔的故事。以前天下人的言語都是一樣的,但人類狂妄自大,要築起一個與天比高的巴比塔,天主懲罰人類,令他們忘了以前語言,人人都互相不明白對方的語言,從此人類之間便難以溝通,因而四分五裂。

 望着唐人街掛在二、三樓的鄉族會館名稱,真希望這些牌匾都成往績,中國人越來越團結,大家都會說普通話,同心一致。

 可喜的是新一代旅居海外的中國人較少有這情況。而且,中國國力日盛,上世紀那種華人被「賣豬仔」的情況已永不復見。

相關新聞
獨家專訪饒宗頤 學問是最高財產 (圖)
孫立川:《文化藝術之旅》源起 (圖)
對談者:池田大作 (圖)
《文化藝術之旅》新書分享會池田大作 賀詞 (圖)
編者按: (圖)
《易經》 (圖)
巨幅山水 (圖)
日本琵琶湖 (圖)
手寫板:女巫 (圖)
短載‧機械情緣
連載預告‧小說更多的可能性:寫在〈SOULMATE〉前面 (圖)
試筆‧現代人的升降機
浮城誌‧何年何月
試筆‧背着儲物櫃
稿例
百家廊‧自立銅像的人 (圖)
翠袖乾坤‧ 那些「張學友」
一網打盡‧青少年暑期活動
琴台客聚‧詩與重複
杜亦有道‧一舉數得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