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 天
我曾到過多個國家的唐人街,包括美國大城市的唐人街(China Town)。我觀察到唐人街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在那個海外國家,唐人街上都有很多會館。甚麼福建會館、廣東會館、寧波同鄉會、四邑同鄉會等分別來自潮州、福建、海南、上海、廣州等不同方言地方的會館。看似平常,但這現象令我不無感觸。
我想,澳洲人在其他地方生活,不會有所謂甚麼西澳洲同鄉會或新南威爾斯同鄉會,更不用說悉尼會所了。美國人只會設美國會所,不會有所謂的紐約會所、加州或新澤西會所等組織。日本人亦如此,僑民只會成立日本會,不會有大阪會、九州會那種地方組織。
作客異鄉,自己人的數目已不會太多,何以早一代中國人還要以鄉族去細分你我?我相信出現此情況是因為中國人所用的方言太多,不同鄉省的方言分別很大,即使同是廣東省,來自惠州的不能聽明白台山話,又不會了解潮州話,互相難以溝通。曾有一北方朋友聽着我們香港人在自顧自地說廣府話,皺着眉頭表示:「唉,對於我來說,你們與外星人說話沒啥分別,都聽不懂。」可見,雖來自同一個國家,但席上當有人說着自己不明白的家鄉話,大家都會顯得不自在。
所以我認為國民教育以推廣同一語言(普通話)為主十分重要。不同地區的人有着不同的口音也不重要,最重要大家都習慣用同一種語言溝通。
其實語言是有它的團結或分散力量的,以加拿大為例,說法語的魁北克省民都像自成一族,與其他地區以英語為主的加拿大人總有點格格不入,有一段時期還要求獨立呢。
成功的例子首推新加坡,以英語統一了馬來裔、印裔及華裔多個族裔,而且令來自不同鄉族的華人都能講華語。在華人家裡大家可自由地應用自己的方言,但當地的電視及電台廣播卻從來沒有中國的方言,中文廣播一律只有「華語」。他們的成功,正好證明語言統一的重要性。
這令我想起舊約聖經內有關巴比塔的故事。以前天下人的言語都是一樣的,但人類狂妄自大,要築起一個與天比高的巴比塔,天主懲罰人類,令他們忘了以前語言,人人都互相不明白對方的語言,從此人類之間便難以溝通,因而四分五裂。
望着唐人街掛在二、三樓的鄉族會館名稱,真希望這些牌匾都成往績,中國人越來越團結,大家都會說普通話,同心一致。
可喜的是新一代旅居海外的中國人較少有這情況。而且,中國國力日盛,上世紀那種華人被「賣豬仔」的情況已永不復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