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朱六成在畫室專心作畫 。
文:本報駐河北記者劉瑞珍、劉鑫、袁坤 圖由受訪者提供
有一種人,他在平凡的世界中書寫着精彩的人生,在磨難中滋生了偉大的人格。他的故事教育、影響着身邊的每個人,傳承着優良美德,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石家莊就有這樣一位傳奇人物——朱六成。
朱六成是一個歷經命運坎坷之人,在藝術道路頻遭挫折時,他向命運發起挑戰,他將挫折看作是藝術之神對自己的考驗,當作是通往藝術巔峰的門檻路障;他一次次戰勝命運,用不折不撓的精神跨過坎坷深淵,一步步向成功邁進。在病魔面前,他不僅用堅強撐起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在經歷四次大手術後,更奇蹟般的用超常毅力將自己的藝術推向成功—不能唱歌轉卻用畫筆抒發情懷,先後三次向亞運會、城運會、奧運會捐贈畫作。今年已年過6旬的朱六成,飽含深情與激情,為紀念新中國六十周年暨朱六成從藝四十年,舉辦以「愛祖國.愛家園」為主題的個人演唱會。
坎坷藝術路 坦然戰病魔
朱六成出生於石家莊東里村一戶普通人家,好像是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藝術天賦,他這個農家子弟幸運地考進天津音樂學院,之後更成為河北歌壇名角。1983年,正當藝術事業如日中天,他突患喉疾,一度失去了歌唱的能力。這種打擊和重創無異於貝多芬失去聽力,畫家失去眼睛。1987年,朱六成不得不忍痛離開舞台,但他並沒有被壓倒,而是轉戰繪畫,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斐然的成績。
然而,命運之神又和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1995年,朱六成因積勞成疾,雙腿股骨頭壞死,一年之中先後兩次手術,讓正值壯年的朱六成從此開始了他的輪椅生活。不幸並無止於此,3年後,朱六成因腰椎間盤突出又不得不進行第三次手術。但他並沒有被命運擊垮,2000年,坐在輪椅上的朱六成在河北省藝術中心舉辦了首次公益書畫獨唱音樂會,香港的陳小容女士慕名前來,於現場觀看並贈禮給朱六成。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朱六成說:「香港人,尤其是香港商人真的很講信用、重情誼,香港人生意能夠做得成功和這一特點是分不開的。」
演唱會成功舉辦,朱六成並沒有沉醉其中,2年後,他舉辦了第二次獨唱音樂會,再度成功。他也因此成為河北省歌舞劇院唯一一位舉辦多場獨唱音樂會的藝術家。對藝術事業孜孜追求的同時,他與病魔的鬥爭也在繼續。2003年,身體稍好的朱六成在北京民族宮大戲院舉辦了主題為「印巴金曲」書畫獨唱音樂會,演出結束之後,他卻因病情惡化,不得已進行了第四次雙腿股骨頭壞死手術。連做四次大手術,朱六成身上的刀口連起來能有一米多長,成了一位真正的「變形金剛」。
從歌唱轉戰繪畫
「人得病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病了就應該正確對待,儘管也會很緊張,但我相信科學,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我不相信自己就這樣垮了,總覺得還能再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朱六成如是說。他還與本報記者分享與病魔鬥爭的心得,「心裡相信一定能夠挺過去,只有這樣才能戰勝自己,從而也戰勝病魔。」手術後的階段依然疼痛難忍,朱六成就在病床上畫素描,以此來轉移注意力,其中好幾幅畫都是在病床上創作的,他認為精神高度集中可以抵抗疼痛,這些「既是有意識的,也是無意識的,還是下意識的」。
在因疾病而暫別舞台之時,朱六成用畫筆對藝術進行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他用手中的畫筆繼續抒發情懷,創作了眾多的優秀佳作。他的作品以弘揚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為根基,並以狂筆巨繪、意境博大而著稱。他曾為第十一屆亞運會繪贈巨幅國畫《亞洲雄風》,轟動海內外。他為第二屆城運會繪贈了寬6.5米、高4.5米的巨繪《醒獅》,在當代畫壇更傳為盛世佳話。
巨幅《奧神》贈奧運
2007年為表達藝術家和河北人民對北京奧運會的支持,朱六成經過3個多月的構思,歷時6個月,完成了巨幅國畫《奧神》的繪畫創作。作品長9.6米、寬4.4米,主體是一隻氣勢磅礡的黑猩猩,表達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和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同年,河北省美術家協會在河北美術館舉辦朱六成《人與自然》繪畫藝術展,共展出一百餘幅作品。而2008年1月9日,在全國最大的博物館—首都博物館舉行了「接受朱六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捐贈巨幅國畫《奧神》」儀式,因其作品所具有的極大的藝術價值及政治意義而被首都博物館永久收藏。
靠着信念與病魔頑強鬥爭的同時,朱六成的歌唱事業仍沒有放下。今年4月18日,為迎接祖國60華誕,河北省歌舞劇院與朱六成精心策劃、舉辦了《愛祖國.愛家園》演唱會,作為向祖國60周年獻禮的首場演出。
老夫少妻情誼濃
朱六成成功的背後,除了個人的鬥志,離不開他的妻子張書華。在談話時朱六成透露,小他16歲的張書華,對他的照顧十分周到,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他還舉了一個例子:自己生活很隨意,有時還沒起床妻子就會把飯給端到床頭。
朱六成好客,三天兩頭朋友來家相聚,每每此時妻子總會默默的做上可口的飯菜,精心款待好大家。朱六成說自己對妻子的依賴除了生活中的瑣事之外,還包括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比如,自己的一些藝術畫作都是由妻子歸類整理存放的,包括在創作的時候需要借鑒一些藝術書籍,妻子瞭如指掌,總會在第一時間給他找出來。「她是我生活中的賢妻,事業上的助手」,朱六成對本報記者誇獎着愛妻,充滿了幸福感。
最後在說到自己的願望,朱六成說:「我生在紅旗下,長在新社會,很知足但不滿足,希望有機會能更多的參與國家重大活動,盡己一分力,為社會能再做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