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Panda推介 《兄妹之家》:窮家弟弟和妹妹住在地庫,爸爸叮囑不要到外面去,一個陌生人卻在門外出現……(節目F「康城影展得獎短片展2009」)
文:熊秉文(藍空間及InDPanda國際短片節總監)
每次舉辦不同的大小影展,總會花上不少時間在節目策劃及編排上;這對於一些短片選輯的節目,就更要花上更多心思與時間。以InDPanda國際短片節為例,當我們經歷了搜尋影片、聯絡導演或發行團體、請求對方把有關影片的試片光碟或影帶寄來之後,我們會一一細看寄來的作品,然後作出選擇。
既然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國際短片節,在觀賞和選擇影片時,心裡頭會打着幾個重要的指標或準則:一、作品對香港觀眾甚或是創作人具啟發性嗎?二、作品的水平能夠達到「國際」觀摩的層面嗎?三、作品在創作和製作方面的獨立性如何?雖然某些作品在製作資源或是過程中獲得某些品牌或機構的資助或贊助,但是,只要有關資助不會影響其創作和獨立性,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
另外,我們會考慮選取作品在國家和數量上的平衡;作品類型上的多元化和比重;作品在表達方式及形式上,可有甚麼新意或新嘗試等,然後從眾多作品之中作出取捨。是以,有些時候,某些作品就是多麼具水平,因着在節目編排上難於歸類,可能會放在「候補」名單之中,最後更可能會被迫放棄。
根據過去數年的經驗,我們嘗試把二十多個節目歸類在八個不同大類別之下,可能是以獎項或影展作分類;或是以動畫及世界短片為主題;有些以經典作品為焦點,也有些針對同志觀眾而設計。總而言之,務求為觀眾在選擇觀賞哪些節目上,多了一些大方向或指引。
在八大類別節目當中,也有不同的節目編排,這主要是在題材上,好讓觀眾在選片時各取所需,例如:動畫節目有動有靜;世界短片有愛情有驚慄;同志節目也有性感有感性等。始終,當節目眾多,但是觀眾的時間和金錢有所限制時,他們必定會就着興趣和經驗,作出對他們來說最適切的選擇。
最後,在個別節目的編排上,也要花上不少時間和心思。節目開首時是一種熱身吧!安坐下來,大可以接受一些別具特色,或是比較需要花一點點耐性觀賞的作品,然後,穿插着一些廣為大眾喜愛的「easy watching」影片,再來一些教人看得難忘的作品,觀眾總會皆大歡喜心滿意足地離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