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震遠陪同林鄭月娥參觀市區探知館中的舊區擺設。
【本報訊】(記者 李見安)城市發展把老化的舊區改頭換面,市建局正進行為期兩年的「市區重建策略檢討」,過去半年收到683份公眾意見書。為加深市民對舊區認知,市建局的「市區更新探知館」將在後天啟用,館內模仿籠屋、板間房和舊區的裝潢擺設,放置了如籠屋、舊樓電錶等實物,該局更特意放置3條鹹魚兩星期之久,令展館四周洋溢著酸臭氣味,參觀的市民透過視覺及嗅覺,可對舊區有深切體會。
籠屋旁懷舊 眼鼻同感受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日為「市區更新探知館」主持開幕典禮,她謂市區重建策略檢討今年2月起進行公眾諮詢,至今收到229份網上、電郵和來函的意見,巡迴展覽收集的意見調查亦有454份,並已向7個區議會提出市區重建地區願景的建議,以反映當區居民對市區重建的意見。她稱,目前就5個專題進行研究,包括香港市區更新的成就與挑戰、市建局市區更新項目的經濟影響評估研究、香港樓宇狀況調查研究等。
劃分4區域 新舊見滄桑
為協助市民了解舊區情況,市建局的「市區更新探知館」後天啟用。該館佔地約4,000平方呎,分為4大區域,包括舊區生活探索區、展覽區、多媒體遊戲區及交流區。市建局發言人表示,舊區生活探索區是模擬籠屋、板間房和舊區的實況,當中約3成擺設為真正文物,例如籠屋、舊樓電錶、李小龍海報等,收集自觀塘、深水埗、荃灣等地區。發言人稱,為了令環境逼真,在開館前兩周特意放置3條鹹魚,令「舊區」充滿懷舊氣味,但強調全部物件已經消毒。
探知館現階段只接受團體、學校或市民集體預約參觀,下周將有10個導賞團予300名通識老師參觀。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該局已向全港約1,000間中小學,提供兩套市區更新教材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