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報載因腦癌去世的美國資深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在即將出版的自傳《 True Compass》中承認當年因「判斷錯誤」而自行離開,任由車禍女助手柯佩芝妮死去,令自己愧疚四十年。
這令我聯想到年前看過的英國片《愛.誘.罪》(Atonement),改編自Ian McEwan英文同名小說的電影在二零零七年底在本港上映時不太引人注意,但在多個國際影展上獲獎,包括奧斯卡和金球獎。那是一部講妒嫉和懺悔的故事:由莎愛絲.露娜飾演的貝安妮是一個自負的十三歲少女,因為迷戀了僕人的兒子羅比(占士.麥艾禾飾演)而得不到垂青,並親眼目睹過他跟姐姐西希莉亞(姬拉.麗莉飾)親熱,於是胡思亂想;在一次強姦案中,只在黑暗中見到慌張逃走者背影的她,卻一口咬定強姦她表姐的人是羅比,並出庭指證。
一個純真少女對姐姐情人的指證,成為法官判案時最有力的證據,結果欲辯無詞的羅比被判入獄,後去充兵上戰場。幾年後,她長大了,有一次在街上碰到表姐和一個男人,始知那個所謂強姦犯,其實是表姐當年不欲公開的戀人。貝安妮雖知錯,卻沒勇氣及時說出真相,直到後來到前線當護士,目睹戰爭中的生離死別,始意識到:自己不但一手破壞了姐姐的婚事,也令一個前途大好的青年背負罪名而受盡折磨。羅比後來戰死沙場,姐姐不久也病逝。兩人始終不原諒貝安妮。
一個無知少女的想當然和魯莽,改寫了三人的命運。電影在最後安排了暮年的貝安妮接受電視訪問而公開懺悔。然而,那段錯本來是可以及時糾正的,她卻因為怯弱而拖拉下來;她後來的所謂贖罪,只是令自己的心理上好過一點,對受害者於事無補,這跟她當年的自私沒有分別。
很多人的錯誤或愧疚其實是可以挽回或作出補償的,但更多人只在所謂良心上作虛無的自我懲罰,而沒及時將愧疚化為具體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