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中樂團演出後,觀眾起立鼓掌。
文/圖:周凡夫
布魯塞爾五天四晚的音樂之旅,聽了於九月十一日閉幕的克拉勒國際音樂節(Klara Festival—International Brussels Music Festival)的三場音樂會,其中「一場半」由香港中樂團擔任,兩晚都出現standing ovation,幾乎人人都起立鼓掌的熱烈場面!這種情況在布魯塞爾據說很少見。其實一個獲邀樂團安排演出「一場半」的情況亦很少見,不過,這個音樂節中很少見的東西還多呢。
克拉勒國際音樂節是比利時具有四十年歷史的布魯塞爾法蘭德斯節日(Flanders Festival Brussels)組織轄下的一個國際性音樂活動,聯同比利時電台電視廣播網絡(VRT)、波沙藝術中心(Bozar Palaisdes Beanx-Arts)合辦,宣稱是比利時規模最大、最進取和最「美麗」的音樂節,所有演出均經由VRT轄下的克拉勒(Klara)電台在歐洲播放,同時還經由歐洲廣播聯盟向全歐轉播,影響力大增,難怪音樂節會以一個電台的名字來命名,這亦確是少見。
音樂節的創意總監奇里克(Patrick de Clerck)強調,音樂節以創意性概念來拓展新觀眾,他認為古典音樂並不古老,亦不沉悶,而是充滿能量,充滿娛樂性。為此,音樂節的演出舞台除在音樂廳,還搬到布魯塞爾的街頭,如地鐵站、火車站、廣場。今年其中一個創意概念便是將香港中樂團請來,和比利時的法蘭德斯交響樂團(Symfonieorkest van Vlaanderen)來一次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文化撞擊,這除了在兩個樂團獨自舉行的音樂會節目設計上體現出來外,兩個樂團各半場的聯合音樂會更來一次直接「較量」。結果在三場音樂會後,太太原是台灣一位揚琴手的奇里克很明確地表示,他聽過很多中國民族樂團的演出,沒有一個及得上香港中樂團!
節目設計上的「招數」,主要仍是多樣化、主題化。今年以東西方文化的跨越、對話和撞擊為主題。除了香港中樂團,還請來了台灣的「優人神鼓」,鄭明勳指揮的首爾愛樂樂團,香港人熟悉的古典結他手楊雪菲,在巴黎定居的日本世界音樂女歌手Noriko Tujiko,韓國的Tinf Ensemble,而荷蘭的新音樂合奏團(Ensemble Musiques Nouvlles)更特別委約首演了香港青年女作曲家鄧樂妍的嗩吶與弦樂四重奏和旅居布魯塞爾當地的華裔作曲家張豪夫的新作品。今年另一主題是「北歐瑞典」,將今年八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舉行的波羅的海音樂節(Baltic Sea Music Festival)的重點節目搬演到布魯塞爾的音樂舞台,形成「節中節」,成為音樂節的壓軸高潮節目,這同樣少見。
音樂節的節目中沒有流行音樂,但卻有好些爵士樂節目,這可以說是歐洲長期以來重視爵士樂的藝術性多於娛樂性的體現,這些爵士樂節目除安排在正式音樂廳演出外,亦有安排在火車站、地鐵站,甚至廣場等戶外演出。
除了午間音樂會、黃昏音樂會和深夜音樂會這三大系列的密集式設計,最為獨特的是還有一系列的「客廳音樂會」(Living Room Music),觀眾只需花十歐羅,便可在三個家庭的客廳與演出者分享音樂的樂趣。同時,音樂節幾乎是每日出版一份小報形式的報紙作為場刊,除有當日幾場音樂會的簡介,還會刊出前一天演出的實況照片,配上簡單文字,「小報」還招收廣告。
音樂會還設有「前菜」。法蘭德斯交響樂團演出當晚,入口處便有兩位全身「戲服」的演員手持兩個「呼拉圈」來「搞鬼」觀眾。香港中樂團的演出開場前,在大堂有兩位「大廚師」,敲打懸掛在架子上大小不一的盆盆鍋鍋,奏出古典名曲的主題曲調來搞氣氛。兩個樂團攜手舉行的音樂會,開場前更是大鑼大鼓,舞起中國的「醒獅」,從大堂一直舞進音樂廳內,這種「前菜」是否合閣下的胃口,那可難說,但這必然會是音樂會中少見的設計。
此外,音樂節還有一「創意之舉」,音樂會結束時,音樂節的工作人員為演出的音樂家獻上的不是鮮花花束,而是以節條形氣球,加以屈折成各種形態,再包紮在一起的奇特現代「花束」,這看來較去年採用幾個氫氣球來代替花束多了點加工創意,但相信好些音樂家(特別是女性音樂家),仍是喜歡收到有生氣的花卉多些。
這種種肯定在古典樂壇中少見的現象,看來並不能就此證明「古典音樂並不古老,亦不沉悶,而是充滿能量,充滿娛樂性」,關鍵仍是在音樂舞台上的演出,但亦不能不同意,這些少見之事,卻又多少能給觀眾帶來一點新鮮的刺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