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心理方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07]     我要評論

 以下試從青少年成長角度,分析立法會議員利用言語攻擊別人的行為,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心理學家把攻擊行為(aggression)定義為意圖傷害他人的身體或者言語行為。這一定義包括打耳光、當面侮辱(即梁國雄辱罵記者的行為)甚至說「風涼話」。

 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認為,運用社會學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可以解釋攻擊行為的成因。他認為,當兒童或少年在傳媒上看到別人作出攻擊行為,但並無受到懲罰時,他們有可能學習到攻擊的行為。後來,班杜拉通過一項心理實驗,證明這個觀點。他先安排一個小童在房間繪畫,然後安排一個成年人,在同一房間中對一個玩具布偶進行10分鐘的攻擊。小童目睹事件之後,被帶到另一個房間,裡面亦有布偶。班杜拉告訴小童,布偶須借給別人玩耍,小童隨即對它進行攻擊。相反,一些沒有觀看成年人攻擊行為的小童,則沒有對布偶進行攻擊。

 由此可知,當兒童或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或傳媒上目睹別人的攻擊行為時,他們亦會仿效。情況就如梁國雄辱罵記者事件,如青少年在報紙或電視等傳媒看到有關報道,都會學習到這些言語的攻擊行為,從而將此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嚴重甚至影響與家人、朋友及同學的關係。

 除上述因素外,家庭及社會風氣,亦能對青少年的行為構成影響。

家庭方面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的調查發現,有近6成受訪中、小學生過往曾遭父母施以「藤條炆豬肉」體罰,情況十分嚴重。有專家認為,經常用體罰對待子女的父母,會令子女將來對別人採用同樣的攻擊行為,而常遭父母體罰的兒童,他們的自尊心亦明顯較同輩為低。

社會風氣方面

 社會環境亦培養了青少年的攻擊行為。在一些崇尚「男子氣慨」的社會,攻擊別人的行為亦較普遍,甚至一代傳一代。

相關新聞
延續高錕夢 中大研光路由器 (圖)
矽晶片植天線 無線網絡快百倍 (圖)
城大銀禧校慶 2傑出校友獲獎 (圖)
中六班倡加位 吸末屆會考生 (圖)
陳繁昌倡參考CEPA 拓兩地科技合作
著名科學家宋健 中大談科教興國 (圖)
演藝首開電影碩士課接受報名
23德國少年赴滇義教英語 (圖)
推貧區教育事業 增邊遠地交流機會 (圖)
復旦遠期目標:每名學生出國交流 (圖)
13省重點中學校長 訪中大城大 (圖)
香港街頭 感受文明
通識路路通:議員辱罵記者 影響少年行為 (圖)
新聞背景 (圖)
多角度思考事件 (圖)
心理方面
延伸討論 (圖)
想一想
直資、私小逐個數:漢華中學 重開小學部 特設課程冀創佳績 (圖)
英文教通識 聘外籍老師操刀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