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官員滿口外交辭 坐等中央路線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主任方星海。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主任方星海坦言工作相當難做。他的看法是:「中國的金融體制需要地方化,地方需要有發言權和自主權。」方星海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博士,也是第一個提出這種訴求的上海金融高官。但在實際工作中,他轄下的市金融辦並沒有決策權力,更像是決策層的「參贊室」和「傳達室」。這位官員有一句口頭禪:「這個事我說了不算,還要等中央最後批示」。

 「等待中央決策」或「去問證監委比較合適」,已成為上海金融官員在公開場合回答提問的外交辭令。就拿外界最為關心的滬市「國際板」和恆指ETF來說,沒有上峰號令,上海官員誰都不敢鬆口。上交所總經理張育軍在私下場合曾多次表示:「這些問題要等中央和證監會拍板,我們只是執行」。坊間輿論認為,上海還處在「我提建議,你拿主意;你定規矩,我來執行」的階段,這種思維決定了上海還在坐等中央給出更加具體的實施路線圖。

學者指滬:漠視市場呼聲

 但學界對此有不同觀點。一位不願具名的經濟學者指出,上海不懂得活用《意見》之特權,才是箇中癥結所在。相比政界強調「決策權下放」問題,學界更看重的是「市場自由化問題」。

 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在接受本報獨家採訪時指出,造成上海國金中心裹足不前的局面,市場自由度不足才是主因。滬上知名財經評論員時寒冰亦向本報表示,目前金融市場管制太嚴,如果做不到完全市場化,建設國金中心的話題就無從談起。葉檀則批評說,上海市府過於注重行政的推動力,而對市場的呼喚關照不足。「上海未用心從市場找突破,把該幹的幹好,卻將包袱全丟給中央,恐怕與不善變通有關。」

相關新聞
國金夢系列報道(三之一)上海隱痛 (2009-12-24) (圖)
滬建國際金融中心 利劍在手出鞘難 (2009-12-24) (圖)
官員滿口外交辭 坐等中央路線圖 (2009-12-24) (圖)
缺亮劍雄心 惹市場憂心 (2009-12-24) (圖)
國金中心不能靠「欽定」 (2009-12-24) (圖)
先拔劍者得天下 北京深圳亦爭鋒 (2009-12-24) (圖)
131家 減至 30家 百餘央企臨「重組」 (2009-12-18) (圖)
專家建議:央企越少越好 控股並非必須 (2009-12-18)
大整合 = 大壟斷? (2009-12-18)
國資委回應:央企圈地「央進地退」屬炒作 (2009-12-18)
權力 + 資本 = 腐敗? (2009-12-18)
國資民資佔重要經濟比重(%) (2009-12-18) (圖)
壟斷下游產業 央企七萬億聯姻地方 (2009-12-17) (圖)
後遺症一:「越界」對接 擠壓民企 (2009-12-17)
後遺症二:央企吃肉地方喝湯 利益分配矛盾重重 (2009-12-17)
後遺症三:央企「任我行」 地方無膽「打金枝」 (2009-12-17)
明日預告:《央企09異象》系列報道之三「路在何方」 (2009-12-17)
截至11月地方與央企對接一覽(部分) (2009-12-17)
催生連串地王央企三千億圈地 (2009-12-16) (圖)
國資委震怒 三發警告 (2009-12-1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