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海嘯驚魂未散 穩步恐變龜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朱玉辰。

 對於上海金融市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朱玉辰也認同:「上海的問題在於,各個市場產品比較單一。」至於箇中原因,他表示,這是「受制於中國金融改革的步伐,又因為利率非市場化,使得貨幣市場發展以及金融產品創新直接受到約束。人民幣非自由兌換則使外匯市場的創新受到制約,同時也影響了資本市場的對外開發速度與程度,進而影響了金融機構拓展國際業務的能力和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熱情。」

風險控制為本 延緩制度創新

 不過,專家認為,除了人民幣非自由兌換和利率非市場化的因素外,上海在金融產品創新上能做的依然很多,包括在期貨產品、融資租賃、融資融券及吸引金融人才制度等方面的創新。

 真正的原因,朱玉辰坦承:「上海金融市場的主體信用基礎較為薄弱,金融機構主體的產權並不明晰,真正的負責機制尚未形成。」另一方面,監管當局亦擔心風險控制問題。上海銀監局局長閻慶民強調,上海銀監局將堅持「風險為本」基礎上的彈性監管原則。

 監管當局如此重視風險控制,令外界更加擔心,去年以來發生在自由市場體系的金融海嘯,會讓這「穩健」的步伐更加緩慢,從而更加拖慢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步伐。

開放只留門縫 束縛先行先試

 法國興業銀行(中國)企業及金融機構業務中國區董事總經理Pascal Sefrin看到了這種苗頭:「這次金融危機遏制了許多事情,因為中國在歐美西方體系遭受多方面失敗後,開始重新考慮引進這種模式的步伐。」

 恆生銀行(中國)公司副行政總裁楊榮燊對本報表示,內地金融業開放的方向不會變,但市場開放步伐恐不會太快。因為如果突然有一天所有管制都取消,恐怕無論是在金融系統、人才培訓、機構營運和風險控制上都難以適應。

 但若考慮到中央希望實現人民幣全球化、並於2020年實現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懼怕風險而仍然只為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留條門縫的做法,恐難以促成目標達成。未來不但需要中央層面盡快開放高度保護的金融市場,胸懷大志的上海更應在「先行先試」的金融創新上有所作為。

相關新聞
金改遲滯創新不足 滬缺震撼力感召力 (2009-12-25) (圖)
引資偏重大財團 中小機構門檻多 (2009-12-25) (圖)
海嘯驚魂未散 穩步恐變龜行 (2009-12-25) (圖)
滬建國際金融中心 (2009-12-25)
期待解放思想 發出金改宣言 (2009-12-25) (圖)
滬港金融衍生品市場比較 (2009-12-25)
國金夢系列報道(三之一)上海隱痛 (2009-12-24) (圖)
滬建國際金融中心 利劍在手出鞘難 (2009-12-24) (圖)
官員滿口外交辭 坐等中央路線圖 (2009-12-24) (圖)
缺亮劍雄心 惹市場憂心 (2009-12-24) (圖)
國金中心不能靠「欽定」 (2009-12-24) (圖)
先拔劍者得天下 北京深圳亦爭鋒 (2009-12-24) (圖)
131家 減至 30家 百餘央企臨「重組」 (2009-12-18) (圖)
專家建議:央企越少越好 控股並非必須 (2009-12-18)
大整合 = 大壟斷? (2009-12-18)
國資委回應:央企圈地「央進地退」屬炒作 (2009-12-18)
權力 + 資本 = 腐敗? (2009-12-18)
國資民資佔重要經濟比重(%) (2009-12-18) (圖)
壟斷下游產業 央企七萬億聯姻地方 (2009-12-17) (圖)
後遺症一:「越界」對接 擠壓民企 (2009-12-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