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唱好香港音樂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1-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演戲家族:四川好人。攝影:阮漢威

 誰不喜歡音樂劇?《貓》、《歌聲魅影》、《西貢小姐》、《芝加哥》……一個個名字,好像代表的就是金光燦燦的夜晚、聽出耳油的歌聲、百看不厭的舞蹈,足以令人忘憂。

 香港人尤其喜愛,特別是這些大名鼎鼎的舶來之作。「外國的東西特別香,看這些是一個潮流,是一種fashion。誰關心《貓》的故事講的是什麼?」音樂劇作曲家高世章說。Lunchbox Theatrical Productions的行政總裁簡就成(James Cundall)更加幽默:「既然香港人喜歡LV與ARMANI,那他們也一定喜歡這些國際性的演出。」

 簡的公司1992年已經為香港觀眾帶來當時熱爆倫敦的音樂劇《Barnum》,當時票房雖然不算太理想,卻闖出一條路來。十多年過去,數十個製作與香港觀眾打交道,他也得出幾條心得:要收買香港觀眾的心,「一是品質,作品一定要是good entertaiment;二是brand name(名牌效應),如韋伯,觀眾喜歡《貓》等大製作。只要選對節目,就會成功。」英國人在電話那頭的話很簡潔。

 2009年,Lunchbox Theatrical Productions為香港觀眾帶來了《貓》,一演42場,全部爆滿。今年稍後,《芝加哥》與《舞動寶萊塢》亦將在港登場,搶票熱潮已經可以預見。

 可見,香港的音樂劇市場雖沒有紐約倫敦大,也缺乏百老匯或倫敦西區般系統的體系與音樂劇聚落,但也並非無可作為。近年來,本土音樂劇製作更加活躍,《雪狼湖》、《曼珠莎華》、《四川好人》、《邊城》、《雪后》、《喝彩》……不論這些製作是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劇,還是「流行曲劇場」,或是「play of music/songs」,許多香港創作人無疑都敏銳地看到了這塊領域的潛能,試圖彌補香港音樂劇領域的空白。不過至今,港產音樂劇唱、舞、演俱佳的專業級作品仍屬少數。

 音樂劇,是香港劇壇的「潛力股」。

文:尉瑋

圖:演戲家族、香港話劇團、

  Lunchbox Theatrical Productions提供

相關新聞
唱好香港音樂劇 (2010-01-10) (圖)
先天不足? (2010-01-10) (圖)
場地決定演出? (2010-01-10) (圖)
演員告急? (2010-01-10)
尾聲 (2010-01-10)
台灣音樂劇發展史 (2010-01-10) (圖)
歌劇《趙氏孤兒》帶來的思考刺激 (2010-01-03) (圖)
北京•劇場:微笑時的簡.愛很美 (2010-01-03)
點評集:魔鬼共生非常道 (2010-01-03)
活動推介:「樂譜長城—劉文金」音樂會 (2010-01-03)
活動推介:風車草SUBEDOWA音樂會2010 (2010-01-03)
小啟: (2010-01-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