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遊花園:教寫小說應緊貼香港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1-14]     我要評論

殷培基

 應該是過濾之後……

 應該是沉澱之後……

 應該是發酵之後……

 新高中中文科的選修單元「小說與文化」,應該是經過以上過程後,學生才寫得出佳作來。而在這些過程中,老師就是關鍵。最近讀了兩年前浸會大學中文系黃子平教授談及對這單元的看法,我嘗試簡化又準確地詮釋他的話:「小說作品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文化,例如鄉土文學就反映了作家們對那個時代的鄉間思念和文化風俗。」那麼,香港的中學生在學習小說與文化時,我們的教授課題就應該與香港文化緊扣。

過時課題 難有共鳴

 讀者可能會說:「香港文學當然反映香港文化啦!」筆者故意提出,不過是關心一下友人。他跟筆者談論教授這單元時堅持頗宏觀的取向:中國近代女權文化與女性文學的小說作品、中國的傷痕文化與小說作品、大時代與魯迅小說……

 夠了夠了!這些課題快將我們的學生壓死。想像一下:15、16歲的香港青少年,回不了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即使是其父母也可能不是這些時代出生,沒有經歷,分享不到。我們的青少年不是不應知道這些大時代的事,筆者只認為他們未夠力去承擔和了解。

沉醉網絡 遊戲學歷史

 教授小說與文化,即是教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與當時文化現象的關係,從而令同學在這過程中經歷,對文化現象有過濾、沉澱、發酵,才會寫出佳作,提升思考深度,開拓視野。筆者與友人爭論前文提及的主題,定得實在太沉重,不好教也不好學,而且不夠貼身,請記住:我們的年輕人是在網上遊戲中學三國歷史的,他們還以為《三國演義》是正史呢!(當然也沒看過文本)

 他們會為遺失或被其他玩家騙走了赤兔馬而不快,決不會為近代中國婦女力爭平等而鼓掌及同情。他們會為通宵唱K而聲嘶力竭,決不會為文化大革命的悲劇哀號。筆者太偏激了?是有一點,但這正是我們的青少年的文化現象啊!不如多點研究,然後以此為題寫一篇小說,這不就是有本土特色的「小說與文化」課題?

 大時代的文學和文化一定要認識,無可置疑。但因時制宜更重要,特別是在文化荒漠中的香港。作為老師,應構思一下有哪些貼身的文化課題和作品,可以過濾、沉澱、發酵吧! ■starstarkevin@live.hk

相關新聞
千三副學士降級讀大一 (圖)
上學年副學位學生深造人數 (圖)
公理書院課程添就業元素 (圖)
資優學院靠食息 入不敷支
理大商學院獲AACSB認證 (圖)
赤監63囚犯獲頒考試證書 (圖)
萬二大學生測試英語
劉遵義勉逸夫生多聽講座 (圖)
49所吉校再作教育用途
時人時事:申遊日工作簽證 須有兩萬生活費 (圖)
遊花園:教寫小說應緊貼香港文化
講識英語:Avatar 神的化身! (圖)
英語世界:馬丁路德金 「我有一個夢想」
星空故事:主宰太陽命運的數字 (圖)
時代符號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