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培基
最近筆者的一位舊生回校探望,跟她談了一會,她說見工時被問一條問題,叫她想了良久才勉強回答。筆者問這條難題是甚麼?其實問題非常簡單:你喜歡看甚麼書?
平時不看書 見工被問窒
看似簡單,實極難答。特別對一些一向不看書的人,忽然之間要回答上來,必定抓破頭皮也找不出一本自己愛看的書。筆者問舊生如何回答,她說:「《哈利波特》!」但她只是看過兩集小說,其他的都是看電影,沒法子,第一時間跑進她腦海的就是哈利仔,唯有胡亂回應。她又說:「那刻真的一片空白,以前讀書時都很少看書,老師介紹給我們看的書都很沉悶,雖說是經典,但我真的怕了看呢!哈……想不到現在可能有幫助呢!」
培養內涵 增廣見聞
有一次筆者應學校邀請,以閱讀為題作演講,劈頭第一句話就是「閱讀能建構未來的人生」。常聽說,不讀書的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皆因成長過程中欠缺文化的薰陶和內涵修養,而閱讀就是培養內涵的重要因素。看多點課外書就能提升見識和思考深度。例如筆者看了有關瑪雅文化的書,才驚訝於印加帝國的文明,及2012是瑪雅曆法第5個太陽紀的末日;又看了有關栽種的書,才知道如果想在家中露台看蝴蝶飛舞,就得種些花蜜滿盈的菊花;也因對鱷魚感興趣,才看有關生態的書,發現鱷魚之所以潛行伏擊,在於牠身上的皮革,能壓止水流做成的波動,讓牠可以不知不覺地展開捕殺。
盲目強迫 弄巧反拙
其實閱讀不能迫,先要挑起興趣,才可令學生主動地拿起書本。筆者知道有學校推出「全校同閱書」計劃,要求同學每天早讀時間閱讀同一部經典作品。問題出現了:經典作品自有其經典之處,但是否所有班級都看得懂?這些作品是否「合時」?貼緊學生的認知世界和生活?我們不可強來,更不可盲目推行。這計劃只會令同學怕了看書,厭棄看經典。當然,經典值得看,不過也得看時機,學生看的書多以其興趣先行,讓他們有閱讀的習慣,才潛移默化地介紹經典給他們看吧!
筆者小時候愛看倪匡先生的「衛斯理系列」科幻小說,唸中二時一口氣看了70多本。後來由「衛斯理系列」轉投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之後對不同類型、不同時代的小說和作家都渴求得很,甚至主動找文學老師借一些西方經典名著來看。當時老師說:「不要只看小說,應多看不同文類和範疇的書。」對!看書的範疇要擴大了。因此,筆者活到現在,看的書越來越雜。可謂大小通吃。今期字數所限,下期再談閱讀吧! ■starstarkevin@live.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