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極限運動 力求超越自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2-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特技直排滑輪的設計與一般滑輪鞋不同,在滑行上讓玩家更得心應手。(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在運動節目裡看到外國極限運動比賽者的精彩表演,十分刺激,在香港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早前更在柴灣青年廣場舉辦了比賽和工作坊。大多玩家都愛在晚上競技的同時,互相交流心得,難免給人夜青或街頭遊蕩人士等不良印象,玩特技直排滑輪十多年的香港極限運動聯會副主席麥詠倫(Alan)說,其實當中大部分都很友善,不過負責推廣極限運動的他亦正開辦訓練班,讓更多人認識,改變對這項運動和玩家的看法。

 極限運動即Extreme game(X-game)是一種挑戰自我的運動,透過做出高難度的空中和滑行動作,展現個人技術。「X-game有很多種,如滑板、BMX單車(自由式小輪車即freestyle BMX,車型較小,輪胎較粗)、特技直排滑輪(即aggressive inline skating,所用的滑輪鞋與一般的不同,中間有「糟」,用來在欄杆上作滑行動作)等,當中以滑板最受年青人歡迎,這與流行文化元素結合有關係。」現時同樣身兼亞洲極限運動聯會國際主裁判及技術小組委員會主任的Alan說,本地玩家大多喜歡在晚上活動。「其實外國人多在日間玩的,但香港的青年慣了在晚上才玩,試過約隊員上午練習,他們會說早上玩無feel。其實日間會比較好,視線清晰嘛。」

挑戰自己不怕挫敗

 Alan跟朋友在1999年因為在電視節目裡看到極限運動,覺得很有型,由此而開始接觸特技直排滑輪,他說那時熱潮剛剛興起。「那時候在街上玩,途人都投以奇異目光,甚至有警員查我身份證。」後來他在05年更代表香港參加亞室運比賽,坦言起初父母也有擔心。「以前我的家人會問:『咦,又咁夜出街?』,後來他們即使認識不多,但也會明白這項運動不是原先想的是不良少年的玩意,『哦,原來玩這運動也可以周圍飛,到外國比賽。』」

 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他直言自己有所成長。「極限運動能鍛煉一個人的心智,挑戰自己之餘,也有戰鬥的味道,與別人競爭,不過是良性的那種。我見玩極限運動的年青人,自信心都比較強,即使會受傷,但仍堅持,與遇上挫敗便放棄的一般年輕人不同。」

 很多人都擔心會受傷,他說大多是因為玩家沒戴護具。「很多初接觸這項運動的人都覺得這運動很型,一些初學者過於着重形象而模仿職業玩家,不戴護具,導致受傷。其實很型很酷的玩家,背後都練習了很久。」

 早前曾推出教學光碟介紹滑板、BMX單車和特技直排滑輪,他說聯會將會開訓練班,讓家長放心,學生得益。「有了訓練班,家長知道子女跟誰人一同玩滑板等,不用擔心子女在晚上跟甚麼人去玩。學生又能有系統地學習這項運動和使用場地。」

欠標準場地難創佳績

 軟件如人才方面,Alan表示聯會內有已取得相關資格的會員,反而是場地上未能配合。而05年那次參賽,更讓他明白到香港在硬件上的不足。「運動員出外比賽很多時都會輸,我代表香港在亞室運比賽時,那個台是13呎高,我以前未曾在那種高度的台上玩過,那時真的又怯又驚。現時我們所缺乏的,是沒有適合的場地練習。」

 他表示現時香港適合玩極限運動的場地不多,以前未建荔枝角公園滑板場時,多在熱點文化中心,不論滑板、單車還是特技直排滑輪,現在除了這個熱點之外,另有5、6個迷你場,幸好滑板、BMX單車和直排滑輪都可共用同一場地,所需的道具也可互用,至少初學者有一個基本的練習場地。

 不過,Alan認為要發展這項運動,硬件配合十分重要。「其他場面積不及荔枝角公園那個大,難度也不高,所以使用率很低,最終很多人都是到美孚的滑板場去玩,或者在街上找石壆來試。即使是美孚那個滑板場,平日已是在美孚練習,比賽又在美孚那裡搞,沒有刺激感,畢竟玩x-game的原意,就是為了挑戰自己的極限,要超越以前做過的難度和未試過的地形嘛。」

相關新聞
拳打腳踢 滑行騰空 另類運動尋無限樂趣 (2010-02-20) (圖)
泰拳師徒 感悟人生之道 (2010-02-20) (圖)
極限運動 力求超越自己 (2010-02-20) (圖)
名人.談生活.看生命系列(四) (2010-02-18) (圖)
應為者盡心為之 閻惠昌 (2010-02-18) (圖)
我影所以我存在 楊德銘 (2010-02-18) (圖)
下期預告: (2010-02-18)
拾遺補闕 修器傳情 重構人‧器關係 (2010-02-13) (圖)
銅鼓 (2010-02-13) (圖)
內外套杯 (2010-02-13) (圖)
舊毛刷 (2010-02-13) (圖)
完與缺 (2010-02-13) (圖)
餵壺 (2010-02-13) (圖)
形態變化 (2010-02-13) (圖)
修補破玩具 (2010-02-13) (圖)
展示研究的手造書 (2010-02-13) (圖)
拾遺.補闕——實用器物研究 (2010-02-13)
名人.談生活.看生命系列(三) (2010-02-11) (圖)
助人助己不言休 陳達文 (2010-02-11) (圖)
走遍世界悟人生 項明生 (2010-02-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