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港澳冬泳憶當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3-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楊楓華(美國)

 執筆之時,人在美國得州。太太身為休斯頓學校的教師,平日這個時刻本已離家駕車回校。今天則休息在家,因為昨夜本地教育局已下達指示,鑑於酷寒天氣持續惡化,本市大中小學,周五全日停課。太太平白多了一天休息,反過來笑問我:今早還會不會堅持外出冬泳?

 我從事酒家生意卅餘年,每天晚睡卻早起,為的是爭取時間來早泳,寧願每天午後三時餐館休市才來個小睡,此種生活習慣,卅餘年如一日,樂此不疲。

 今早細看窗外,寒風怒吼,天色灰暗。屋中暖氣雖已調高,仍覺寒意逼人,這或許是屋內所有冷暖水管一律要開動,讓水緩緩流動。早年美國南部民眾沒這方面常識,結果天氣一回暖,水管裡的冰塊便爆炸,把喉管也震裂了。至於冬泳,當然要停頓了。

 談及冬泳,一下子就讓我走入時光隧道,回到我土生土長的澳門。1949年1月19日我生於澳門營地大街鍾家圍的桃花源店三樓,家母是舊式女子,聽從外祖母的意見採用傳統的接生方式,沒有入住鏡湖、山頂或白馬行醫院,請來下環著名的接生醫生陳少芳接生。我是不足月出生,僅得五磅左右,被外祖母花號為「澳門貓仔」,且擔心我難以養大。還幸家父為當年澳門爐石堂陶陶居酒家頭廚,收入不俗,故能供給豐富藥食,使我得以健康成長。不過因為先天不足,幼年的我,仍是纖細瘦削。

 家母有一位排行第八的胞弟劉祖興,我稱他為八舅父。他是《澳門日報》前身《新園地》之作者,不時撰寫文章,擁護新中國政權。他從小便向我灌輸男兒當自強,有好學問的同時也要有好體魄,長大成人才可以「文章報國,言論匡時」,加上在婦聯小學的愛國教育下,我積極參加了澳門各界舉辦的兩屆澳門學生運動大會,在蓮峰球場上儘管名落孫山,但在幼小的心靈上已種下了熱愛體育運動的幼苗。

 1962年夏天小學畢業後,我到濠江中學讀中一。在學期間,我積極參加校方所作的運動員選拔,希望脫穎而出。不過當年校內好手不少,我只能代表班際籃、足球代表,欠資格再上一層做校方代表。但我並不氣餒,加入新青體育會,追隨當年澳門長跑猛人李業、彭泰兩位先生及濠江中學學長黃明傑練習跑步,並參加了1964年澳門5000公尺環島長跑比賽,黃兄代表新青會勇奪桂冠,我則幾成榜末,但總算由當年澳督府(即今天特首辦公大樓)出新馬路中國銀行,直落至國際酒店,左轉經岐關車站、金城戲院、澳門日報、澳捐X頭、媽祖廟,沿海邊大道,經西灣峰景酒店、燒灰爐而折回起點澳督府,跑畢全程。

 經歷5000公尺環島長跑之後,我不滿足於陸上體育運動,要有所突破,於是轉戰海上,因為六十年代國內掀起大學毛澤東思想,毛主席三十七首詩詞與豪言壯語,成為我追求學習的榜樣,當中包括他愛好到大江大海中暢泳與冬泳。他那「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一直激勵我拜師學泳。說來羞愧,我是16歲時才學會游泳,而且還是首學「狗仔式」,我的啟蒙老師便是現今澳門舞蹈學校校長鄺寶權,當年我們同住在營地大街吉慶里中的一幢兩層樓內,他與其妹子均是澳門勞工子弟學校的運動代表。我是屬年紀大一點學泳的,為了面子問題,鄺兄在水漲時候與我同到澳門長命橋外,荍琱U海學泳。因為那裡禁止習泳,我「偷雞」而來,必須三兩下手勢學會。為此,鄺兄特別引來他自養的德國狼狗Lucky,放牠在長命橋外游泳,指導我有樣學樣,以狗為師。

 我的確急於把游泳學上手,所以全力以赴,兩天之內已能載浮載沉。記得那一刻,我可以像狗隻一樣手腳移動在海中活動,真是大喜若狂。我站在長命橋上,面對遠方大叫:「我得了!」此後每個周末,我便到東望洋山下之新花園泳池中練習游泳,這時改以蛙泳前進。到了秋末9月後新花園泳池關閉,我只好改到澳門水塘對開海邊之澳門海泳場中去。到了那裡暢泳,才感受到天廣海闊,置身於海水中,一邊撥水前進,一邊有波浪湧近,異常痛快。澳門泳場兩側還有另外兩個泳場,一個名海帆,一個因時日太久而想不起。我總愛與泳友向兩邊泳場游去,再游向燈塔,享受長泳樂趣。踏入11月,海邊泳客大量減少,只餘下冬泳客與海共舞。

 打從學泳一刻起,我便決心一年四季與海為伴。不過冬天到海邊游泳是相當大的考驗。事前我在泳場曾向一位工聯冬泳客求教,他耐心地指導:「冬泳並不可怕,海水是夏涼冬暖的,要克服的倒是下水時的熱身運動,及上水後以自來水沖身時的瞬間寒冷。年輕人,來冬泳吧,你會自得其樂的。」我接受了他的勉勵,就在中學畢業、開始踏入社會工作的同時,也同步進行冬泳。那時我家在澳門嘉思欄大馬路的下方,即今天澳門中國旅遊大廈的位置,每晨七時,我踩茩^國三槍牌單車,先到新橋蘇亞街接載友人,經海角遊魂,下漁翁街直進澳門泳場。因為經過了半小時的單車運動,我已全身暖透,這時下海冬泳也不畏嚴寒,而且冬泳時間不可能太長,我們幾位冬泳客僅僅游三、四個塘,便要離海上岸了。在兩年的冬泳中,最寒冷的一天的氣溫是華氏6度,我們有拍相片留念,而當年的《澳門日報》也曾為我們這批冬泳客作了特寫報道。

 22歲時,我告別澳門,到香港謀生,與澳門泳場分手,不過很快又找到可以海泳的地方,那便是九龍美孚新h的海畔(編按:即荔枝角海灘)。七十年代此地建有東方泳場,而我家居九龍深水鶞屭F灣道,在新界荃灣香港汽水廠工作。該廠生產及代理美國可口可樂飲品,而我在廣告部任職,每天清晨七時自行乘坐小巴到東方泳場下海早泳,半小時後上岸更衣,再在美孚巴士總站乘公司廠車回廠上班。夏天時,公司同事笑我享受人生;冬天時,則笑我垠W來辛,我均一笑置之,自得其樂。因為五年來的早泳冬泳,使我體格魁梧,體質強健。

 25歲,我踏上移民之路往花旗。上埠得州聖安東尼奧的第一天,家父即對我鄭重告誡:「美國是一塊少年的樂園、青年的戰場、老年的墳地,你要想老年不在墳地上過活,便要在青年時努力戰鬥,你要戰鬥有力,便要有強健身體,因此你必須好好作息,好好鍛煉。」為了讓我能夠全方位掌握唐餐,尤其是廣東菜的燒烤功力,家父跟他的師兄何沛商量,送我到夏威夷的檀香山上去,跟何師伯學習如何炮製明爐叉燒、燒鴨及琵琶鴨。何師伯是五十年代澳門陶陶居酒家的大廚,十八般廚藝件件皆精,我有幸跟他學廚藝,雖然為期三個月,我也十分樂意。因為在這九十天中,我的工作時間只是朝九晚五,十足十似香港白領的寫字樓的工時,黃昏下班後,檀香山仍然是艷陽高照,我走到世界馳名的威基基海灘游泳,鍛煉身體之餘,又可飽覽明麗風光,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3月藝成,重返得州,跟隨父母營商於聖安東尼奧及休斯頓兩市,其後我與四弟又各自成家立業,分置得州兩市打理家族餐館。我始終未忘一年四季的游泳,當然身處的城市無海岸,聖安東尼奧又是無湖無海的平原市,至於休斯頓最近的海灣至少要一小時車程,我要游泳,只能到健身院的泳池中去。我深明環境變遷,不能強求,只好找茬怐韺睎館的YMCA健身院泳池。天可憐見,它的泳池竟然在室外,雖然不似澳門與香港,無海風波浪,但水池至少是奧林匹克之標準,可讓我「捱塘」(即一口氣游它二三十個來回)。歲月匆匆,於美國早泳冬泳,彈指之間,三十六年矣。若非今冬遇上四十年一遇的酷寒天氣,把恆溫的得州也變得冰天寒徹,水池變冰地,我也不會思馳萬里,魂返港澳。我是多麼渴望在最近的將來舊地重遊,再次在澳門的海邊與香江水畔飛身下躍,飽嘗三十餘年離愁別緒的滋味,重溫少年歲月。

相關新聞
百家廊:港澳冬泳憶當年 (2010-03-31) (圖)
翠袖乾坤:鄭中基蔡卓妍得罪乜水? (2010-03-31)
娛視觀:保育舊教科書 (2010-03-31)
琴台客聚:脫了殼的遲子建 (2010-03-31) (圖)
生活語絲:十一頭老虎死亡 (2010-03-31)
思旋天地:有朋自遠方來 (2010-03-31)
路地觀察:給小孩子的一課 (2010-03-31)
百家廊:第一次乘坐豪華郵輪 (2010-03-30) (圖)
翠袖乾坤:沒有怨恨 (2010-03-30)
海闊天空:「十字架門」雪球滾大 (2010-03-30)
琴台客聚:劉邦與「天下游士」心 (2010-03-30)
杜亦有道:眼看手勿動 (2010-03-30)
思旋天地:長假出遊 (2010-03-30)
記憶後書:再說西湖 (2010-03-30) (圖)
百家廊:貧富貴賤寧有種乎? (2010-03-29) (圖)
翠袖乾坤:巴西街童成藝術家 (2010-03-29)
一網打盡:由強勢到回歸 (2010-03-29)
琴台客聚:思想幼稚大專生 (2010-03-29)
生活語絲:武松是滅虎禍首 (2010-03-29)
思旋天地:港股首季 (2010-03-2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