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盲目比拼 身心疲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5-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Tim指,盲目比拚帶來自我傷害。

 年輕武術家Tim今年二十八歲,出身自武術世家,現在是太極拳老師。他溫文有禮、人生觀正面,但原來早年他無論在武術或人生上,都經歷過巨變。「我五歲開始習武,父親是傳統南派武術家,又是著名武術教頭。我自小已接受嚴格艱苦訓練,過程簡直令我害怕,但我很喜愛武術,對武術可說是又愛又恨。」

 Tim表示,父親向兒子親傳武術,當中必定會發生很多問題,所以很多武術家都選擇讓自己師兄弟或徒弟代教。「這必定影響父子關係,武術家的兒子通常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因為人們都會把他和父親比較,令孩子自尊心受損。我由小到大都不斷追求卓越,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肯定。」Tim小時已有極優秀武術基礎,成長後往內地大學攻讀法律,同時接觸到內地廣闊無邊的武術世界。「我從小已練習南派拳法,但到內地才大開眼界,因為內地武術有很多不同門派,刀、劍、棍、陳家太極、北少林,真的是數之不盡,而且學生水準還很高。」

 不過,文化差異卻令Tim受到重大打擊。「內地武術家看不起我,以為香港人習武只是『玩玩吓』。我當時很氣憤,所以加倍努力練習,希望能考進大學武術隊。」他表示,內地院校操練新派武術,即是參與國家級別比賽的指定套路,和他自小認識的迥然不同。

 「當時我沒有找到老師,只好向當地人偷師,買了很多書和光碟學習。我還用拍攝器材拍下隊員練習過程,反覆思考研究。或者我底子好,很快便學懂了新派武術的最高技巧,即是旋風腿。當時我每天練習十八個小時,練到手腳都發抖震。發夢時,也想着如何舞刀弄劍,走路時也是滿腦子步法。最終,我不但成功進入了大學武術隊,還獲得廣東省武術獎項。不過,精神壓力也真的太大了。」

相關新聞
攻克己身 方為大師傅 (2010-05-06) (圖)
盲目比拼 身心疲憊 (2010-05-06) (圖)
推己及人 建立武俠人格 (2010-05-06) (圖)
強健身心 由小念頭開始 (2010-05-06) (圖)
戰勝自己 就是絕世絕招 (2010-05-06) (圖)
小結: (2010-05-06) (圖)
捕捉美感 留住實況 攝影以心傳情 (2010-05-01) (圖)
沙龍攝影師 呈現荷花美態 (2010-05-01) (圖)
《綠響》(春) (2010-05-01) (圖)
《悅沐》(夏) (2010-05-01) (圖)
《幻想》(秋) (2010-05-01) (圖)
《漫舞》(冬) (2010-05-01) (圖)
綠塘搖勐—黃貴權攝影展 (2010-05-01)
年青攝影師 拍傳統家庭照 (2010-05-01) (圖)
《冸》攝影文化誌 (2010-05-01) (圖)
打開關懷眼睛 全球助學掃盲 (2010-04-29) (圖)
國際教育部 全球連線 (2010-04-29) (圖)
時移世易 調整援助方向 (2010-04-29) (圖)
參與教育支援 中國人有責 (2010-04-29) (圖)
各地大學合作 建共同目標 (2010-04-2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