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研習香港文學之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5-22]     我要評論

陳智德

 在台灣求學時,以修習古典文學為主,中文系課程種類眾多,由小學的文字、聲韻,詞章的古典文學至文獻學都有不少,我自己對思想史、文獻學和詩詞戲曲都很感興趣,集中修了不少這範圍的課,其間,特別在大三大四兩年,就不同課程要求,寫了一批不同題目的論文。畢業前夕,不少同學準備考研究所,當時台灣的研究所招生以筆試為主,包括小學、詞章、文獻學各卷,我因立意回港工作再進修而沒有報考。

 回港後,我仍以古典文學為進修目標,但逐漸覺得香港文學是更值得研究的課題,日常藏書亦愈來愈多這方面的書,當然香港文學的問題也每每牽涉現當代中國文學的整體現象,部分問題是重疊的,研究香港文學當然不可能撇開現當代中國文學的認識,昔日在台灣的訓練是沒有現代文學這課程,但同學之間的討論每多涉及,有時,他們也問到香港文學的情形。

 香港文學和現當代中國文學的知識,一開始的時候,是一種日常閱讀的涉獵,及後也嘗試更有系統地研讀,除了個別作家的作品,研究香港文學者的著作論文,當然也是重要的知識來源,這方面,在八九十年代之間,包括有小思(盧瑋鑾)的《香港文縱:內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及陳炳良編的《香港文學探賞》等書。

 如此靠個人涉獵和自修,我最終選定以香港文學為繼續進修的課題,一九九七年成功報讀嶺南大學的哲學碩士課程,因應自己對新詩的興趣,當時的題目是五六十年代香港新詩,兩年間收集得大量報刊的新詩材料,詩作、詩論、詩集、詩刊,五六十年代香港新詩的內容,確實比自己想像中更豐富而龐雜。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四種醉──從四篇香港新高中「中文科」宋代作品說起 (圖)
遊蹤:台灣「書坊齋」書店有感
文化觀察:歷史,是用來消費的? (圖)
文訊:戲劇通識睇──戲劇藝術賞析工作坊
「第三隻眼睛:高行健的戲劇與世界」講座 (圖)
劉楓、梁平波書畫展浙江開幕 (圖)
百家廊:「北方四島」與日俄關係 (圖)
翠袖乾坤:中環是甜的
琴台客聚:「難民文學」的扛鼎之作 (圖)
海闊天空:泰國社會血淋淋的教訓
隨想國:弱
詩幻留形:研習香港文學之路
生活語絲:深圳乘飛機,唉!
80後的天空系列(二)手作篇.手作人 用手搞作 創意未來 (圖)
Michelle推廣本地手作 (圖)
小白 追求專業水準 (圖)
小月 由工餘興趣到全職參與 (圖)
AdiLee邁向全職手作人之路 (圖)
手作人逛點推介
牛皮癬新製劑提升患者生活素質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