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小白除了製作銀器之外,也開辦工作坊教人做銀器。
手作有不同的媒介,木綿花工作室其中一位手作人小白,就是專做銀器及珠寶設計的,他在工作室裡有自己動工的地方,也會開辦小型工作坊教有興趣的人士做銀器。
小白學插畫出身,後來曾從事珠寶設計,他覺得未能發揮創意,但在那裡經常看到師傅工作,對銀器感興趣,便向師傅請教,自己又找書來看。
坦言喜歡一個人能完成工作的他,藉昔日畫插畫時的訓練,從日常生活看到的事物想出構圖。從原料到雕刻花紋等工序都仔細地做,希望能做到專業銀匠的級數。而他特別喜歡通花的圖案,所以不少作品都是通花銀器。即使作品體積細小,但他亦一絲不苟地去做,務求做出高質素的作品。他更為戒指多作嘗試,鑲石或配上半管狀的大件裝飾,如枝豆系列(Edamame)就是其中之一。
「要做出有別於用機器來生產甚至比機器做得更好,達到專業水準,才有價值,而人們亦會願意買,否則,用機器來做,速度快得多。」
具質素的手作所帶出來的質感,特別是個人化的觸感,即所謂「比較raw」的效果,與手工差是有分別的,「做出raw(粗糙)的質感,與手工粗糙是兩碼子的事,如戒指的接口位接不上,那就是手工差,而不是做出raw的質感。」
而他亦聯同木綿花工作室的其他手作人,多辦圖章、皮具等不同手作類型的工作坊,希望讓大眾認識。「推廣手作給更多人認識,慢慢對手作品感興趣,產生對手作品的需求,尤其是比較獨特的手作,而不是大量生產出來的款式。」他甚至正聯絡已轉行的鑲石師傅,嘗試開班。而學生大多是財政獨立人士,雖說銀器過程要花不少力氣,但當中也有學員是OL。
儘管現時手作風氣比以往流行,但還是較小眾,小白說更為小眾的,是製作所需器具的師傅。「在香港愈來愈少了,雖然他們做出來的製品不像手作那樣吸引,但他們其實是很重要的。沒有他們,我們很難做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