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銀幕短打:自殺電影何其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6-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有關自殺的著名電影《兩顆絕望的心》

文:朗天

 本地連續發生中學生自殺事件,包括小情侶一起自殺、中四生在老師同學跟前跳樓等,大家都無法不正視起自殺問題。

 自殺是最嚴肅的人生課題,卡繆更認為它是哲學最該探問的問題,因為人人必有一死,生下來就生向死;在未死的實存生活中,他/她難免不斷自問:為甚麼不立刻便死?有甚麼值得我們活下來的價值和意義?

 外國以自殺為主題的電影很多,而且都拍得很有深度、耐看,部分甚至有娛樂性。直接探討安樂死的有《情流心海》(The Sea Inside);借作家傳奇生平突顯死亡的自主性有《此時此刻》(Hours)、《篇篇情意劫》(Sylvia);刻畫心理傷痛另類自殺的更有《兩顆絕望的心》(Leaving Las Vegas)……連內地也有思考藝術、政治和自願死亡的《極度寒冷》(王小帥)!

 唯獨香港,好像沒有甚麼令人難忘的自殺片。《天長地久》一開場劉德華便從高處跳下,但該片導演是擅拍喜劇的劉鎮偉,自殺也只是殉情要求的情節(他的《夜驚魂》,不斷自殺的人與鬼更旨在彈弄連串無厘頭笑料。)即使被視為最能直面自殺的王家衛(《阿飛正傳》、《春光乍洩》),同樣是循逃情失墮處入路,跟死神沒有真正的對話。

 這跟香港觀眾入戲院看電影求一場大笑好舒緩生活壓力的傳統,究竟有多少關係,尚難論定,但保守道德意識令大家免談自殺(遑論思考自殺權利了)則可能至今仍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體會。有人以為只有同志電影變得普遍,才有可能透過處理同性戀壓抑或壓迫,把自殺題旨從對它的恐懼和戰戰兢兢態度中釋放出來。雲翔的《永久居留》和《安非他命》當是箇中鮮活例子。

 世界學術界有自殺學的設立。自殺電影能否成為某地的次類型片,其實反映了當地民智的深度與成熟程度。香港也許還不配有屬於她自己的自殺電影。

相關新聞
麥曦茵 再見《前度》 (圖)
林二汶:我愛配樂 (圖)
銀幕短打:自殺電影何其缺 (圖)
啟示錄:導•自在:打擂台精神的豪情展現 (圖)
歷史與空間:蒲松齡辛酸「高考」路 (圖)
豆棚閒話:兩種年代用人之別
詞話詩說:上春風的課
來鴻:天葬 (圖)
百家廊:過勞低薪何時休? (圖)
翠袖乾坤:家庭悲劇
海闊天空:富士康.歐羅.華爾街
琴台客聚:從十世祖到鐵木真
生活語絲:跳樓輕生
思旋天地:「中國館」必看
記憶後書:《陽陽》
大澳 水鄉特色 棚屋風貌 (圖)
交通: (圖)
遠足線:冬梅之友(第1330期)
遠足線:長征旅行隊
綜合線:珊瑚海「街渡」渡輪服務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