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季羨林在《留德十年》裡,描述與德國姑娘伊姆加德的一段異國戀情,感人肺腑。姑娘曾問他,「七十歲的時候,你還會帶我來這裡喝咖啡嗎?」季羨林無言以對。
他留學目的,是報效國家;他不能「拋棄」祖國和妻子。三十五年後季羨林重返德國,尋找朝思暮想的姑娘,可惜人去樓空。
季老九十歲生日那天,收到滿頭銀髮的姑娘寄來近照。他常常拿出照片,跟她說話。
多情大師,在其獨子眼中,卻是寡情薄義。
季羨林逝世一周年前夕,季承寫書回憶父親。在他筆下,季羨林「是一個人生的失敗者、寂寞、吝嗇、無情……」季承說,父親「作為一個男子、一個家庭成員來講,他只值六十分。」
回憶錄最近出版,新浪搜狐博客流量超過七十萬。認同者稱季承「情真意切」;反對者辱罵季承「靠出賣老子隱私牟利」。
季羨林由叔父母撫養,寄人籬下,更被包辦婚姻,無力反抗。留學返國後,他不像魯迅等人,養起原配另娶妻室。季老將叔母妻兒接來北京同住;只不過,他獨居一室終老。季承斥責父親無情,令母親守活寡。
季老將許多文物古畫捐獻給國家和北大。但在季承筆下,父親生性吝嗇,連母親的醫藥費也只肯出一半;父子十三年不見,季承說,有人阻攔他探父病;如今他要好好處理父親遺產。「我不能像父親那樣,對家人不做任何安排。」例如:小孩的撫養。
是的,七十五歲的季承有一個三歲兒子。他早年與妻子離婚,然後與比他年輕四十歲的小保母結婚。他否認父親因此將他趕出家門。
這是一樁家庭悲劇。我絕不買那本回憶錄,不會讓他靠出賣老子隱私牟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