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海關情報科高級監督郭雁萍(中)與中國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緝私局副局長黃少東(左)舉行聯合記者會。本報記者溫瑞麟 攝
【本報訊】本港工業用柴油(紅油)與內地柴油價格存在明顯差價,加上人民幣匯率上升,造就粵港跨境走私紅油活動猖獗,每月涉及暴利多達10億元。本港海關自去年底與內地海關展開聯合行動,上月破獲一個龐大的跨境走私紅油集團,在兩地合共拘捕多達153人,該集團涉在過去10年走私紅油近15億元。本港海關更首次就紅油案引用《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凍結該集團2億元資產,是海關歷來在單一案件中凍結最大數目的犯罪得益。
據悉,在2地海關重拳出擊下,珠三角地區黑市紅油價格因此每噸上漲了200元人民幣。
香港海關及內地海關昨日分別在港粵兩地舉行記者會講述破案詳情。香港海關情報科高級監督郭雁萍表示,早在去年底開始,本港海關已與國家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緝私局展開聯合調查,期間交換情報。
至今年1月31日,內地海關總署率先採取代號「1209」的專案行動,搗破惠州譚氏兄弟為首的走私集團後,專案組提供了涉嫌在香港供應走私紅油給譚氏團伙的犯罪線索。
首次用「有組織罪行」緝油梟
香港海關深入調查後,在上月3日採取代號「海澄」行動,出動140人突擊搜查全港19個地點,包括涉案油公司的海上油躉、辦公室及住宅單位等,共拘捕19人,並首次就紅油案引用《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凍結該犯罪集團2億元資產。
郭雁萍續稱,在本港被捕的12男7女,年齡21至56歲,包括私油集團的主腦、公司董事及油躉工人等。被凍結的犯罪資產包括1.4億元現金,7個住宅物業及一批貴重飾物等,是海關歷來在單一案件中凍結最大筆的犯罪得益。
案中的私油集團估計運作逾10年,當中涉及多間公司,他們利用旗下多艘海上油躉,先由正途購入紅油,再經由改裝加大油缸的漁船,以密集方式將紅油走私到內地泵上岸,再由運油車運往地下紅油脫色工場進行脫色,再在內地市場出售謀利。估計單在過去3個月,該集團已涉及走私紅油1.3億公升。
內地逾千關員武警拘134人
專程前來本港參與海關記者會的中國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緝私局副局長黃少東表示,「1209」專案行動動員逾千名關員及武警,在深圳、惠州及河源共拘捕134人,包括惠州譚氏兄弟為首的走私團夥,檢獲60萬公升紅油,扣查10艘經改裝漁船、30輛運油車、33輛私家車及491萬元人民幣現金;凍結涉案銀行賬戶60個,涉金額約3,860萬元人民幣;查封涉案房產7處;查扣涉案槍械4支、鉛彈500餘發,專用賭具75箱。
黃少東續稱,如以該私油集團活躍10年計,估計共涉及22.2萬噸紅油,總值14.5億元,逃稅4.3億元。
廣東省去年全年共查獲走私紅油案299宗,檢獲紅油約2.7萬噸,逃稅1.3億元人民幣。而今年截至5月則有160宗,檢獲紅油約24萬噸,逃稅7.95億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