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人人看世界盃,人人都說新不如舊。我也同意,不過又覺得凡事有兩面角度。第一重意義的新不如舊,我認為是印象性的,事實上我也曾翻看八六年的經典法國對巴西,渴望重溫少年時舊夢,把當年的美好回憶企圖重現。重看之際,我仍然佩服一眾球星的超卓球技,但另一明確發現,是球賽的速度實在慢得驚人,與今天相比完全屬原始人的速度。再加上兩隊的對攻風格,更加令到彼此你來我往的激烈氣氛推至沸點。
回過頭來,今天的體力化風格,如果一早在八六年引入,我相信蘇古迪斯、薛高及科高等人都無力挽狂瀾,同時淪為被侵犯的對象。何況今時今日,即便並非強弱懸殊的賽事,遇上同級對手,大家早已習慣了以守為攻,全球化的方針就是寧可不進一球,也不可失一球——此所以悶戰極多,由衷而言大家都動輒囤重兵在後防,只留下零星的鋒將在前方等待對手犯錯,的而且確難以再產生漂亮足球。也是的,你看朝鮮一時衝動,受不着國內直播求勝心切的壓力,一時火遮眼和葡萄牙搶攻,終於落得零比七大敗的下場,一切就令人如喝冰水冷暖自知。
當然,世界盃的不耐看,也有官方的人為成分。今屆的足球輕飄飄,早已成為焦點話題。設計者固然希望門將接不牢,從而增加入球的可能性,我認為他們已求仁得仁,你看英格蘭門將格連一次牛油手犯錯,把罕有的正選機會也斷送,便知道新足球發揮了功效。但很抱歉,其實新足球同樣是攻方的噩夢,你看今屆大部分遠射及罰球均無的放矢,原因正好在於控制不了足球。任何有下場踢兩腳的波友都知道,足球太飄只會容易一飛沖天,而且也難以讓弧形球有足夠時間下墜,美妙入球自然更加難上加難。此所以人世間就是有很多蠶蟲軍師,總在自以為是,破壞了原來的美好平衡法則,累己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