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
面對今天的金融市場,投資者不易輕鬆,即使股價上升,也算是一步一驚心,而不是舉世歡騰。原因不難明白,金融海嘯帶來的威力實在太大,過去一段日子,市場之所以能夠起死回生,全賴救市。
財政政策方面,有多國政府的刺激經濟方案,不過成效未必顯著,至於貨幣政策,相對較強力,央行不斷增加貨幣供應,基本上足以讓任何資產兌貨幣升值,從而為不少人解窘。然而,投資者心裡絕對明白,這樣印鈔票般印出來的經濟復甦,並不穩當,隨時有再次進入衰退的危險,故此,就算2009年經歷了如此快速而幅度大的資產價格上升,大家都不會相信危機已經過去。
結構性危機難治本治標
事實上,4月至6月初,歐債危機的情況歷歷在目,大家對於類似的長期結構性危機,根本不可能完全放心,畢竟至今仍無法找到真正一了百了的良方,可以治本而不單是治標。故此,歐債危機的壞消息慢慢淡退之餘,投資者又再擔心起雙底衰退。
說起來,雙底衰退的擔憂當然不是新鮮事,去年年尾已不斷有人留意各式刺激方案到時後,會否立即發現復甦力度回弱。坦白說,沒有了這些刺激力度,跟沒有了央行大力注資進市場帶來誘因一樣,當然是救不了經濟,故此,是有點多此一舉,問得多餘。重點當然是,這些刺激方案不可能永無止境地增加,故此,始終會有一天,要面對現實,沒有印鈔,沒有新措施,切切實實地見真章。
然而,關於這些經濟會否雙底甚至三底,以至用什麼特殊形狀,例如L或U或V或W等各式形狀的經濟復甦,這些說法,表面上看很有點什麼意義,但其實用處不大,原因在於,除非大家看到已經發生的事實,否則,根本不知道是不是那些形狀。問題是,當已經見到形狀,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呢?
當然,如果這些多少個底或什麼形狀的說法,是純粹作為描述性的字眼而非預測性,則仍有多少用處。然而,投資者以至關心經濟走向的,不會僅僅滿足於此。
一個底形成須人心所向
相比之下,比較有積極意義的做法,似乎是不去估計哪裡是底,因為能否營造出一個底,除了經濟的復甦力度之外,很大程度上得視乎人心所向。如果大家認為某一個點是底,即使原來經濟還要向下,但人的信心會支持消費和投資增加,結果是,那個原本不是底的底,變成了真正的底,止跌,見底,回升。
事實上,金融海嘯後,在央行大力增加貨幣之後,大家經歷過的,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最初大家只是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態,不能肯定2009年3月就是底,只是覺得再下跌的機會不大而已。結果,隨著愈來愈多人買進資產,資產價格回升,就這樣築了一個底。
依此看來,既然今天大家看見的還是復甦,即使是多麼輕微,只要大家的信心存在,即使慢,也會復甦。相反,若大家注意力全放在復甦慢而不是復甦這一點,則本來復甦也會變成再步入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