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清初詩人查慎行是著名小說家查良鏞的祖先,在康熙朝成就「一門七進士,叔姪五翰林」的美談,《鹿鼎記》的讀者該不會忘記。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似乎借用了這個真實典故,安排主角「小李飛刀」李尋歡一家為「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他跟父親和哥哥都是高中一甲第三名的探花,父子三人分別是老李探花、大李探花和小李探花。既然虛構,古龍弄得更有氣派,不是普通進士,卻不中狀元而中探花,很有學問。中國的科舉起於隋代,到清末光緒朝才廢除。唐代習俗,在進士及第諸人之中,選年紀最小的為探花使,宋代稱為探花郎,後來探花成為一甲第三名的專稱。《紅樓夢》第一女主角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也是探花。
進士經過殿試分為三甲,略等於今天大學畢業生分一級、二級、三級榮譽。清制一甲只取三人,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都是賜進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各取百多人,分別稱為賜進士出身和賜同進士出身,說明科舉功名都靠皇帝所賜。狀元、榜眼、探花又合稱「三鼎甲」,就是帝制時代最重要的公開考試成績最好的頭三名。現代漢語將一般比試的頭三名稱為三甲,起初可能就是三鼎甲的省稱,正與第三級進士的「三甲」混淆。
有人批評中國人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帝制和科舉取消了,狀元宰相的觀念卻不死。於是在中學畢業的公開考試考得好成績,民間就稱為狀元。海峽兩岸行大學四年制,高中學生考一次高考便可以進大學,於是有所謂高考狀元。香港因為受英國統治多年,大學行三年制,中學畢業生要考會考,然後讀大學預科,再參加高考,便有會考狀元和高考狀元的名目。日後大學三改四,與內地看齊,只剩高考狀元了。
海峽兩岸的高考成績採用實分制公佈,於是容易產生絕對第一名。香港則慣用評級制,將分數化為級別,A最高、B次之。於是有可能出現不止一位全科皆A的十優生、九優生,所以經常每年不止一個「狀元」,那就不及單一狀元那麼「矜貴」。近日報載香港出了父子兩代「狀元」,游子覺醫生是一九七八年香港中學會考的唯一九優生,其公子不參加香港會考,亦在今年的國際公開試考得九優。不過我常想,香港會考只是地方考試,不能跟名義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試相提並論,甚至跟規模更大中國高考差很遠。如果平實一點,只能算是鄉試的魁首「解元」,那麼要拍馬屁則可以說「父子雙解元」吧。
中國歷史上父子皆高中狀元出現過兩次。先是北宋初太祖朝的安德裕和安守亮,大安小安中狀元只相隔三年。然後有梁灝和梁固,父子分別在太宗、真宗兩朝高中,只可惜相隔二十多年,大梁狀元看不到兒子高中,未免為佳話稍稍添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