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今講台:漢化與尊孔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01]     我要評論

吳羊璧

 清朝以一個較小的民族,來統治地方大、人數多的漢族,確實不容易。它的最早幾代皇帝,要做的各方面事情很多。《清朝野史大觀》裡面那一則文字也已概括得很好。不過仍可以集中一下,補充一些,那麼,有這樣幾個大的方面:

 第一,高壓手段。除了初入關時必定有軍事行為之外,仍然有殘酷的鎮壓,例如為了推行薙髮而進行屠城(江陰、嘉定)。

 第二,另一方式的高壓:文字獄。清代的文字獄很多,凡是被認為對滿清不敬的,也可以興大獄。例如戴名世《南山集》案。桐城方孝標的著作中有一些對清朝的批評,戴名世在文集《南山集》中引用,結果戴名世處斬,方孝標已死,也要戮屍。此案牽連數百人。又如查嗣庭試題案。考官查嗣庭出試題「維民所止」。被認為「維」、「止」二字是把「雍正」去了頭。查嗣庭在獄中瘐死,仍戮屍梟首示眾。

 第三,用漢人。事實上不用漢人,無法管治這麼大的國家。順治曾經特地批示:「朕自親政以來,但見滿臣奏事」,要求「嗣凡章疏,滿漢侍郎、卿以上會同奏進」,強調「大小臣工,皆朕腹心」。後來更用種種辦法,把民間英才、博學之士,網羅去為朝廷做事。

 第四,在生活上,用種種行動,消除隔膜,如舉辦千歲宴。

 第五,尊重漢文化,重點是尊孔子,用儒學。

 這第五點,其實是主要的一點。尊重漢文化,是一個層次,漢文化中又以儒學與孔子為重點,這是更深入的層次。滿族的文化落後於漢族,進入到漢族地區,很自然地要從各方面學習與吸取漢文化,這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如果只是學點漢語、漢文,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那自然也是一種學習,但是要在根本精神上抓重點,那才真正能拉近滿漢之間距離。這個根本精神,就是漢文化的中心思想。一套已經奉行千百年的儒家學說,一位為人們敬仰的孔子。

 幾位早期的清代皇帝,在這一點上都抓得很緊,說明他們有深入的認識。

 康熙二十三年冬天,他到曲阜,在這孔子故里,他認真忙碌了尊孔的一天。《聖祖本紀二》記:「……上詣先師廟,入大成門,行九叩禮。至詩禮堂,講易經。上大成殿,瞻先師像,觀禮器。至聖蹟殿,覽圖書。至杏壇,觀植檜。入承聖門,汲孔井水嘗之。顧問魯壁遺跡,……詣孔林墓前酹酒。書萬世師表額。……」

 這是具體做了一件件事的記錄。在大成門,以皇帝行九叩禮,就不容易。是不是只在形式上這樣做呢?但我們可以相信康熙從內心誠意地這樣做。因為當他這樣做的時候,無數的漢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就覺得彼此親近了。

 抓住了尊孔這一個要點,其他的具體措施,如開科取士、徵邀學者等等,就都可以自然而然地推行了,因為那都是在孔學的披覆之下。

 清朝又武又文的措施,是兩種互相矛盾的做法,在矛盾中,終於以推崇儒學、孔子作為主導。順治、康熙、乾隆等帝都有這見識。也終於穩定了統治。這是事實。也有人說,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結果,就是漢化了。這也是事實。

相關新聞
郝明義 中年危機 (圖)
微語錄
湯濤 我們需要數學文化 (圖)
歷史與空間:傾囊買「叫」 (圖)
古今講台:漢化與尊孔
豆棚閒話:林黛玉的服飾 (圖)
亦有可聞:同文館和遊歷官 (圖)
古典瞬間:滄浪亭前的波瀾
百家廊:粵語輸一票的謠言 (圖)
翠袖乾坤:譚詠麟為何是樂壇校長?
天言知玄:時勢敗英雄
琴台客聚:一杯記憶的美酒
生活語絲:「圖遊」世博會
隨想國:要搬家了
路地觀察:《亂步東洋》復刻誌記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