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漆黑的西餐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14]     我要評論

伍淑賢

 六七十年代的西餐廳,大多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一片,每張檯有盞燈,非常浪漫。一些要到八十年代才有正常照明,看清楚碟裡的食物。今時今日,不計fine dining的高級餐廳,這種摸黑的西餐廳,我知道的有蘭芳道金雀,可能還有別的,但不會多。

 小時候的西餐廳和夜總會曾有非常風光的日子。我們窮,上不起這些地方,但舅舅因為娶了有錢女,有時會帶我們這些姨甥去吃好東西,比如星期天,會去尖沙咀一家叫「拉丁屋」的夜總會餐廳吃飯。記得是在彌敦道的地庫,要下一條很斜的厚地毯樓梯,漆黑一片。有時會去金冠酒樓,也在尖沙咀,晚上是夜總會,我們只是白天去喝茶,吃叉燒包,但已很開心。

 說回西餐廳,最經典的是「皇上皇」,不是現在的酒樓集團,而是以前門口有個迴轉烤箱,裡面有三隻烤雞在轉的那家。裡面也是黑黑的,有常餐、焗豬扒飯這些港式西菜;要豪的,可以要火焰雪糕。侍者澆點白蘭地,用火機一點,轟的燒起來。這些都是跟著姐姐才去的地方。

 後來讀中學,開始和同學逛旺角,常去「美而廉」西餐廳,美則不美,但確是廉,碟頭飯兩元八,服務極差,碟飯是順著檯面「車」過來的。再大點,開始懂得去「雄雞」和「車厘哥夫」這種俄式西餐廳,喝羅宋湯和吃麵包。這兩家倒不算黑。尖沙咀的車厘哥夫有兩層,樓下賣糕點和鳥結糖,樓上是餐廳,很光亮,看見彌敦道上婆娑的樹木。

 到了大學,當然要去般含道上獨領風騷的「沙蓮娜」,也是黑,還很貴。還有一家叫「銅煙囪」的,比較明亮。不過大學一帶,一直都沒有餐廳或咖啡館令人留戀。

 後來開始做兼職,在九龍塘出沒,開始約人去「咖啡屋」做訪問。那兒最有七十年代情懷了,不但「黑嗎嗎」,還有半圓形的卡位,最適合訪問,談心,更有明星可看。「咖啡屋」的逝去,直是香港遺恨。

相關新聞
百家廊:後生可畏 (2010-09-14) (圖)
翠袖乾坤:漆黑的西餐廳 (2010-09-14)
海闊天空:多幾個親善大使 (2010-09-14)
琴台客聚:報人被殺記 (2010-09-14) (圖)
杜亦有道:追「籠」記事 (2010-09-14)
思旋天地:金秋好時節 (2010-09-14)
詩幻留形:飲江詩集的超越意義 (2010-09-14)
百家廊:獨居女人 (2010-09-13) (圖)
琴台客聚:武俠作家的文化水平 (2010-09-13)
翠袖乾坤:汗水爸爸 (2010-09-13)
跳出框框:吉普賽人 (2010-09-13)
生活語絲:登福岡塔 (2010-09-13)
思旋天地:環保意識 (2010-09-13)
網人網事:魯迅大撤退 (2010-09-13)
百家廊:一言難盡「世界第二」 (2010-09-10) (圖)
翠袖乾坤:「孩子如雨灑」 (2010-09-10)
娛視觀:亞視歷年流失人才(之二) (2010-09-10)
琴台客聚:河水蒼茫,往事如沙 (2010-09-10)
杜亦有道:蜜月婚宴 (2010-09-10)
一網打盡:不敢想像 (2010-09-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