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閒話郭敬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作者「冷眼旁觀」了內地不少文化人物。 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前一陣子,韓寒來港書展亮相,捲起了一股「寒流」。有人說:「為什麼不請郭敬明一起來?他倆都是八十後的領軍人馬嘛。」

 韓寒的作品,我不大喜歡,但比郭敬明好得多了,起碼他不抄襲。

 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被法庭裁定抄襲莊羽的《圈裡圈外》,須向莊羽賠款道歉。好個郭敬明,說:「我會執行法院判決的賠償和停止銷售,那是出於對法律的尊重。但我不會道歉!」

 既說「尊重」法律,卻拒法律要他道歉,「尊重」云乎哉!

 抄襲事件揭發後,郭敬明依舊在文壇也文也武,粉絲似乎健忘或者原諒了他的行為,或者認為無傷大雅,或者盲目擁戴,總之,郭敬明的風頭迄是不減。

 這真是中國文壇的「哀哉」。

 昨日看了一部書:《冷眼看文壇:在學院與媒體之間》(北京:金城出版社,二○一○年五月),作者葉煒將他的「冷眼」投向當代中國的作家身上,為他們冠上了「三字真言」,如「頭牌欲」的余秋雨,「表演欲」的王朔,「導師夢」的王安憶,「大師夢」的王蒙,「官場夢」的賈平凹,「學者夢」的劉心武,「臉譜化」的易中天,「庸俗化」的余華,「神話化」的王小波等,至於郭敬明被他戴上「市場化」的帽子,韓寒則為「娛樂化」。他的觀察,雖不中亦不遠。對郭敬明他毫不客氣:

 「郭敬明的迅速成名離不開兩個因素,一個是媒體的不斷吹捧直至將其神化,這背後不排除出版商的介入;另一個是民眾,盲目崇拜,這突出郭敬明作品的暢銷上,也就是市場對其作品的歡迎程度上。」

 「市場化」的結果,使「郭敬明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口吐狂言,拒不道歉」。葉煒「冷眼」看出:「郭敬明會寫會抄,他知道只要他一天不道歉,爭論就會持續一天,就可以贏得一天的關注,而關注就是力量,就是財富。」

 中國當代文壇就是如此這般的混帳,當代中國有些所謂八十後的讀者,就是如此淺薄。居然有人如此為郭敬明叫囂:「抄了就抄了,有本事你也去抄一本。」甚至:「郭敬明抄得這麼好,又這樣暢銷,說明他很有才華。」

 可憐那個被抄者莊羽,卻怎樣也「紅」不起來,「富」不起來。有部書叫《記者不寫新聞》(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二○一○年四月),是一班記者寫的非新聞隨筆集,號稱「麻辣手記」,馮悅寫的郭敬明,就頗為「麻辣」,他說:

 「有同行說,不會讓自己的孩子看這樣的書,下次採訪郭敬明一定會問:為什麼會這麼寫,他在青少年中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有沒有想過這麼寫對他的粉絲會有怎樣的影響?大家安慰她說,當年安妮寶貝也面對這樣的質疑,而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她呢?」

 換言之,任由郭敬明「自生自滅」吧,若干年後,這些粉絲會長大,會有思想,誰還記得這位剽竊者?

 可是我想,其罪也不在郭敬明,媒體的混帳炒作,才是罪魁禍首。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真名士未必就風流 (圖)
開卷有益:值得港人重視的《劉蜀永香港史文集》 (圖)
古典瞬間:所謂「卿卿」
亦有可聞:世風吹不動的梁鴻之心
心靈驛站:秋天,飄飛的蘆花
百家廊:中秋月下的隨想
翠袖乾坤:上海攻略
海闊天空:框框裡怎樣解決大問題?
琴台客聚:閒話郭敬明 (圖)
生活語絲:回家鄉,憶兒時
思旋天地:「先行先試」
詩幻留形:飲江初會記
揭開真相 撕破獵豔傷口 (圖)
影片資料 (圖)
銀幕短打:立體電影飛躍龍門 (圖)
影碟別注:《七宗罪》美版中字Blu-ray (圖)
台灣新浪潮:《父後七日》與香港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