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新詩變化的關鍵事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05]     我要評論

陳智德

 從五四新文學時期的徐志摩、聞一多等人的新詩到二十世紀中後期台灣的弦、洛夫、商禽和香港的戴天、蔡炎培、崑南等人的新詩或稱現代詩,讀來的感覺相去甚遠,與今天更多喜愛新詩的讀者所讀到的北島、也斯、夏宇等詩人的作品也很不同,其間,五六十年代台灣、香港兩地的「現代詩運動」以及七八十年代中國內地的「朦朧詩運動」都是二十世紀中後期新詩變化的關鍵事件。

 一九六一年由張默、弦編的《六十年代詩選》出版,該書主要收錄一九五零年代中後期(該書的「六十年代」算法是按中國傳統方法,即指一九五一至一九六零年,與今天一般理解的一九六零年代算法不同)的台灣詩人,包括林泠、弦、洛夫、商禽等人的作品,但也收錄了香港詩人馬朗、葉維廉和崑南的作品。一九六九年,張默、洛夫和弦主編出版《七十年代詩選》,所選與《六十年代詩選》大略相近,香港部分則收錄更多,包括葉維廉、蔡炎培、馬覺、翱翱(張錯)、戴天的詩。這兩部詩選都可以反映五六十年代台灣、香港新詩界的交流,再細讀當中的作品及相關的詩人引介,對兩地當時的現代詩運動將會有一定理解。

 當然二書都只是台灣、香港兩地現代詩運動及新詩界交流的其中一端,其他交流現象還可見於五六十年代的《文藝新潮》、《新思潮》、《好望角》、《香港時報.淺水灣》、《中國學生周報.詩之頁》、《明報月刊》和《盤古》等多種刊物。台灣、香港兩地現代詩運動的文學史意義,學者論之已甚詳,不過對香港部分的論說,相對較薄弱,仍值得日後再探究。

相關新聞
中坑同學會 翻叮老友記 (圖)
編輯導賞 (圖)
影片資料:
銀幕短打:當劇本看得太多 (圖)
二手好碟:山寨科幻經典—《星際鈍胎》 (圖)
歷史與空間:賈雨村與孫嘉淦 (圖)
豆棚閒話:誑語與傳言
來鴻:朱熹的「百家講壇」
生活點滴:抽空讀書
心靈驛站:今夜的城市,是否有螢火蟲 (圖)
百家廊:金風送爽品蟹忙 (圖)
翠袖乾坤:人力總監的慨歎
海闊天空:天涯何處是吉卜賽家
琴台客聚:朱湘很窮,魯迅很富 (圖)
生活語絲:遊澎湖列島
思旋天地:慈善捐款
詩幻留形:新詩變化的關鍵事件
石澳泳灘暢泳燒烤家庭樂 (圖)
旅行資訊(第1348期)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