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廠商會蔡章閣中學非華裔教學助理李文兒稱,小食部已加入少數族裔慣吃的特色食品,體現校園文化的多元性。香港文匯報記者馮淑環 攝
未來6年適齡人口續減 辦特色學校紓緩殺校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馮淑環)今年有11所中學收生人數未達3班「開班線」,雖然當局給予1年寬限期,未有即時「殺校」危機,但據了解,今年不少位於「重災區」的學校為求「保命」,增加取錄非華裔學生以擴大生源,更有主流學校今年中一級取錄逾20位非華裔學生,佔該級學生3成半,並擬於未來轉型為「特色學校」。有「重災區」學校的校長不諱言,未來6年適齡人口持續銳減,另類生源已成為紓緩「殺校」危機的「靈丹妙藥」。
今年中一適齡人口有69,000人,較去年急跌6,000人。不過,根據教育局資料顯示,按去年小六學生人數推算,今學年有1,017名非華裔學生就讀中一,較2年前增加逾3成多,預計有關學童未來數年會持續「逆市上升」。有位於「重災區」的校長認為,非華裔學生已成為救校的「靈丹妙藥」,區內有多所學校開始取錄更多非華裔學生。
屯門一中學非華裔新生佔3成半
屯門區廠商會蔡章閣中學本學年已取錄23個非華裔學生就讀中一,佔整級學生3成半。校長吳子嘉坦言,學校兩年前面對縮班問題時,已計劃取錄非華裔學生以開拓學生來源,但當時由於配套工作仍未完善,只取錄了少量非華裔學生,直至今年在非華裔教學助理的聯繫下,才成功大量取錄。
學校轉型料年涉40萬額外開支
吳校長續稱,隨著學校配套逐漸成熟,預計明年會取錄更多非華裔學生,學校亦已向辦學團體申請撥款,以聘請兩位非華裔教學助理,更會進一步轉型為特色學校,預計每年涉及30至40萬元額外開支。
主流校校長承認挑戰大
主流學校取錄非華裔學生,吳校長承認須面對很大挑戰,「教師最初不太接受,認為這些學生會很頑皮,亦須為他們重新編排課程,校方同時須聘請非華裔教學助理,以便加強與非華裔家長聯繫」。同時,學校亦要注意照顧非華裔學生的文化差異,包括安排合適午膳或引入板球等課外活動,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
屯門區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今年亦取錄逾20名非華裔中一學生,較去年增加3至4成。該校副校長徐兆雄表示,非華裔學生的確有助紓緩本地生源不足的問題,但學校須小心處理文化差異的情況,「非華裔學生會編作獨立一班,以便文化管理,同時亦可避免與本地學生發生衝突」。
安排面試 設中文「補底課程」
同區的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今年亦取錄17名非華裔學生,副校長胡健雄稱為確保非華裔學生能應付主流課程,學校在招生時會安排面試,同時亦會為他們開設中文「補底課程」。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會尊重個別學校的持續發展,並提供支援配合學生的需要。
|